了解详情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活动 » 会议文章

角膜塑形术矫治中、低度近视的临床研究

2018-08-31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近视患病率已从全球的第四位跃居到第二位。屈光状态尚未稳定的青少年时期,因学习负担日益加重,近视、散光往往很容易发展,而且一般不是手术的适应症。采取非手术方法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和治疗,是眼科及视光领域的重要课题。角膜塑形术(OK镜)可改变角膜弯曲度来矫治近视。我科对2006年始来我院诊治近视并配戴(OK镜),资料完整的48例96眼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48例96眼,排除一切活动性眼病及影响视力的眼病。年龄7~22岁,男18例,女30例,平均12.8±2.51岁;屈光度-1.50D~-6.00D,平均3.23±1.15DS。散光-0.25DC~-1.75DC,平均0.45DC±0.43DC.
1.2方法:患者经一般临床检查确定符合配戴OK镜的要求,患者有配戴OK镜的要求,确定患者所需配戴OK镜片的必要数据,订做镜片。晚上睡前戴OK镜,早晨取下,每夜戴镜不得少于8h,戴镜后1d、1mo、3mo、6mo复查,每次均复查裸眼视力、矫正视力、角膜曲率、屈光度、角膜情况和镜片清洁度等。复查时观察OK镜片的活动度、角膜荧光染色情况,观看角膜荧光池形态,有无角膜上皮损伤等并发症。戴镜持续3 mo,行巩固疗效戴镜。根据各人情况,1wk可戴镜3~5次,因人而异,确保白天裸眼视力在1.0左右。
1.3统计学处理:采用Ridit分析,p?0.05为显著标准。
2  结果
1、视力:所有患者在戴镜8~10小时后,裸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随配戴时间的延长显著递增。不同戴镜时间之间的视力增幅有显著的差异(表1)
2、屈光度:所有接受近视矫正者其近视屈光度明显下降,并随配戴时间的延长逐步递减,不同戴镜时间之间的屈光度降幅有极显著的差异。(表2)
3、并发症:约92%患者初戴有异物感,流泪、结膜充血,一般1~2wk消失;4例出现角膜点状染色,停戴,滴潇莱威眼液后痊愈。2例出现单眼复视,换片后消失。
表1  戴镜后裸眼远视力变化(眼%)
 
?0.1
0.1~0.3
0.4~0.6
0.7~0.9
≥1.0
p值
矫正前
23(24.5)
70(73)
3(2.5)
 
 
 
戴镜1d
5(5.5)
44(45.5)
32(33.5)
8(8.6)
7(6.9)
p?0.01
戴镜1mo
 
 
18(19.4)
28(29.1)
50(51.5)
p?0.01
戴镜3mo
 
 
7(7.0)
20(20.8)
69(72.2)
p?0.01
戴镜6mo
 
 
2(2.1)
14(15.1)
80(82.8)
p?0.01
 
           表2    戴镜后近视屈光度变化 (眼%)
 
≤1.00D
?1.00~
?2.00D
?2.25~
?3.00D
?3.25~?4.00D
?4.25~?5.00D
?5.25~
?6.00D
p值
矫正前
 
12(12.6)
20(21.4)
22(22.7)
23(23.5)
19(19.8)
 
戴镜1d
9(9.5)
31(32.0)
17(17.6)
21(22.2)
11(11.3)
7(7.4)
p?0.01
戴镜1mo
46(47.6)
22(23.2)
11(11.6)
9(9.3)
6(5.9)
2(2.4)
p?0.01
戴镜3mo
50(52.6)
28(28.7)
9(9.4)
7(7.4)
2(1.9)
 
p?0.01
戴镜6mo
65(67.9)
18(19.3)
7(6.8)
4(4.4)
2(1.6)
 
p?0.01
 

 

3   讨论

 

1、选择对象:本组病例以青少年近视为主,是由于18周岁以上的患者近视度数趋于稳定,角膜屈光手术已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对于尚处发育未成熟并希望摘掉眼镜的青少年患者则可利用角膜塑形技术所具有的矫正效果可复性特点,解决其近视矫治问题。
2、角膜塑形镜降低近视和控制近视发展的原理:角膜塑形镜的现代设计是后表面与角膜前表面几何形状恰恰相反的所谓逆几何形4~7弧大直径设计,戴镜后通过促使角膜快速合理变形,短期内可迅速降低1.0~5.0D屈光度,但镜片离开角膜,由于角膜固有的弹性,近视度数仍有可能恢复,变化为可逆性[1]。已有报道证实,配戴角膜接触镜有控制近视发展作用[2]。香港理工大学的Cho[3]博士报告他们用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发展的研究结果。该研究对接受角膜塑形治疗儿童的眼轴长度和玻璃体腔长的变化进行了两年的跟踪观察,并与对照组(配戴框架眼镜)比较。结果显示接受角膜塑形治疗组眼轴长平均增长(0.29±0.27)mm,玻璃体腔长平均增长(0.23±0.25)mm,而对照组分别为(0.54±0.27)mm和(0.48±0.26)mm。尽管个体眼轴长和玻璃体腔长的变化差异很大,但配戴角膜塑形镜者眼轴延长显著减缓,平均增长只有配戴框架镜者的确1/2左右,因此认为角膜塑形镜对于降低近视和控制近视发展是有效的。角膜塑形技术,以其特有的降低近视速度快、效果显著、不破坏角膜组织、安全、可调控的优势,已受到各国研究人员和临床学者高度重视[1]
3、角膜塑形镜的并发症:由于角膜塑形镜是一种接触镜,因而配戴后对角膜表面均可导致不同程度的损伤。自觉症状轻者一般在一周以内症状消失,无其他不适。严重者酌情给予现相应处理或调换合适的镜片。角膜损伤是配戴角膜塑形镜过程中较严重的并发症,一般是由于镜片过紧压迫角膜力度过大,造成角膜上皮缺氧、水肿,上皮脱落或皮下浸润或因配戴时间过长引起镜片粘附症。首先应立即停戴,滴抗生素眼液预防感染,也可用促角膜上皮生长因子药物。安全配戴和镜片与角膜之间的匹配关系,正确的配戴和护理镜片,配戴者的环境条件以及眼部的健康状况等关系密切。为预防和及早发现与处理并发症,必须严格掌握配镜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强调规范操作的重要性,必须有专业人员,使用适当的必需的仪器和试戴镜片,并进行详细的荧光素图检查,戴镜操作必需严谨,且要定期随访,还应向病人详细交代配戴知识和镜片的正确护理[5]。由于角膜塑形镜镜片后表面从中央部向周边部弧度的变化和角膜前表面相反,戴在角膜上以后,虽然对角膜中央的前表面进行变平重整,但对镜片与角膜之间的泪液自然流动(液体透镜)造成了影响,为此,不断随访观察弧度变化以及修正塑造的情况,使之减少或消除角膜塑形镜片对角膜造成的损害就成为验配角膜塑形镜的关键[4]
4、角膜塑形镜展望:本文选择的为中低度近视,随访时间为六个月,患者对裸眼视力的提高满意度很高,也未发现严重角结膜并发症[6] [7]。说明角膜塑形镜在近视眼预防、控制、治疗均发挥一定的功效,在降低近视度,控制近视发展方面是快速、有效、安全、可预测、可逆转、可调控的。但对矫正视力的巩固,如何维持远期效果和安全性等,尚需进一步研究与观察。据调查目前全球范围已开始使用并准备引入这项技术的有24个国家和地区,美国每年约增加200,000片角膜塑形镜,欧洲也预计今后5年每年增长260,000片。相信随着此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完善,将会在青少年近视的控制治疗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1]
参考文献
[1]谢培英.青少年近视、散光的非手术控制与治疗.眼科,2006,15:294-297.
[2]汪芳?.近视眼[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6:237-238.
[3]Cho P. Myopia control with orthokeratology. Global orthokeratology symposium paper, 2005(02A):1-9.
[4]?仁远,瞿小妹,李梅.角膜塑形镜:中国的现状与对策.眼科新进展,2001,21:1-2.
[5]叶瑞珍 ,李学喜,徐建峰.青少年配戴角膜塑形镜不良反应165例.人民军医,2002,45:230-231.
[6]谢培英.角膜接触镜.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7-37.
[7]王静,谢培英.透气性硬性角膜接触镜矫治屈光不正的效果.眼视光学杂志,2002,4:78-81.
 
版权所有:Copyright (C) 扬州市医学会
备案:苏ICP备15031937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3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