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健康教育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是由于各种病因导致的心肌损害而引起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最终导致心脏泵功能衰竭所形成的一组严重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终末阶段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心血管疾病患者住院或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心血管疾病治疗的重点和难点。心力衰竭是心脏病治疗的最后大战场。
近年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病发病率的上升,心力衰竭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据国外统计,人群中心衰的患病率约为1.5%~2.0%,65岁以上可达6%~10%,且在过去的40年中,心衰导致的死亡增加了6倍。在此,我们有话要说,心衰不是生命的终点站,只要有信心,我们就能战胜心衰,不做失败者,做生命中的强者,从防治心衰开始!
1心力衰竭分类及临床表现
心衰(心力衰竭)按照部位分型可分为左心衰、右心衰、全心衰;按照发病速度可分为急性心衰和慢性心衰,根据心衰分级的不同,心衰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全心衰则同时有左心衰和右心衰的症状。
1.1左心衰 临床上较为常见,以肺循环淤血为特征
程度不同的呼吸困难: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急性肺水肿; 咳嗽 咳痰 咯血;乏力 疲倦 头晕 心慌;少尿及肾功能损害症状。
1.2右心衰 常见于肺心病、先心病,特征:体循环淤血。
消化道症状: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劳力性呼吸困难水肿:常为对称性可压陷性颈静脉:颈静脉搏动增强、充盈、怒张 肝脏:肝脏肿大、心源性肝硬化,晚期可出现黄疸、肝功能受损
1.3急性心衰 以急性左心衰常见,急性肺水肿或心源性休克
表现为:突发严重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常达每分钟30-40次;强迫坐位、面色灰白、发绀、大汗、烦躁;同时频繁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状痰;极重者可因脑缺氧而致神志模糊。发病一开始可有一过性血压升高
以上是早期心力衰竭的典型表现,出现的症状越多,越是应该引起重视,应到正规医院做相应检查。
2心力衰竭的原因
心衰(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及(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几乎所有类型的心脏、大血管疾病均可引起心力衰竭,另外一些感染等诱因也会导致心衰。
常见原因: 1)原发性心肌损害 冠心病、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肌炎、心肌病;2) 心脏负荷过重 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先天性心脏病如 心脏房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
心衰不及早发现及时治疗,会导致病情加重。据资料显示,全国约有超过1100万心力衰竭患者,轻到中度心衰患者的死亡率是15%以上,严重心力衰竭1年死亡率达到40%~50%,但是只要正规治疗,这些悲剧完全可以避免。要及时发现心衰可以到正规医院做心脏彩超、24小时动态心电图、冠脉造影等项目检查。
3针对性治疗心衰
由于导致心衰的原因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不过不管是哪种原因引起的心衰,均应积极治疗。由于病情不同,急慢性心衰治疗方法也不相同,要根据医生诊断报告选择心衰最佳的治疗方法,用药也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不可滥用。
另外,防治心衰最重要的是治疗原发性心血管疾病,所以确诊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疾病要及时治疗。
3.1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如果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明显扩大、两侧心脏收缩不能同步,一定要植入双心室同步起搏,就是我们俗话说的三腔起搏器,这个治疗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使得病人的心衰症状得到缓解。
优点:手术仅需1-2小时,心脏起搏器让耋耋老人重获新生。
3.2冠脉内支架植入术
如果心力衰竭患者是由冠状动脉疾病造成的,那就一定要给病人做冠状动脉造影,看看哪个地方出问题了。如果有冠状动脉狭窄了,能放支架就放一个冠状动脉支架,让他的冠状血流改善,心功能就能改善。
优点:不开刀,减少创伤,放支架,获健康。
3.3心脏瓣膜成形术与置换术
如果是非常重的瓣膜病,有大量返流现象的病人,一定要对他做换瓣手术,把心脏的瓣膜换了,让机械性的血液循环紊乱得到缓解。但手术年龄一般不超过75岁,否则手术风险很大。
3.4冠脉搭桥术
如果是冠状动脉疾病造成的,那就一定要给病人做冠状动脉造影,看看哪个地方出问题了。如果有冠状动脉狭窄了,不能放支架,病人身体条件允许,就要尽快的做心脏搭桥手术。
优点:缓解疼痛,延续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冠脉搭桥,搭起生命之桥
4健康教育
4.1心理指导
有些病人因环境、疾病的影响和家庭等因素,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针对不同的原因的知识水平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并多和他们交流谈心,使其感到温暖。不良情绪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使心肌耗氧增加,应嘱其避免劳累和情绪激动,从而减少疾病发作,并鼓励病人战胜疾病。
4.2饮食指导
给予低热量、低胆固醇、低动物脂肪、低盐、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并多食水果和富含粗纤维食物,少食多餐,限制进水,每日限制在1500毫升以内,鼓励患者戒烟忌酒。
4.3用药指导
必须遵医嘱用用药物,告告患者不能自行减药或者停药。
4.3.1服用洋地黄类药物时,应注意洋地黄的毒性反应。每天服用前要测量一下脉搏。服药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乏力、视力有改变,看东西发黄,脉搏紊乱,心跳不规则,是洋地黄的中毒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前去医院检查治疗。
4.3.2服用利尿剂时要观察尿量,一般就用的双氯克尿噻或蚨塞米,在利尿的同时也使病人排出相当数量的钾离子,所以服用时一般要同时注意补充钾,可以采用同时服用10%氯化钾,每日二次,每次10ml。为了减少药物对胃的刺激,可在饭后服用或加些果汁一起服用。
4.4睡眠指导
患者因气短、心悸出现睡眠障碍时,可向患者介绍不同的方法分散注意力,如听音乐、喝热牛奶、用温水泡脚,必要时服用镇静药,气短发作时可用止咳剂,更换体位或采用不同高度的枕头睡眠。给患者一个安静、舒适、温湿度适宜的环境,室温保持在20-24度为佳,湿度50-60%为宜。
4.5 活动指导
注意劳逸结合,睡眠充足。I度心衰不必限制日常活动,II度心衰应避免重体力劳动,III度心衰应绝对卧床休息。
4.6出院指导
1)避免诱发因素,如呼吸道感染、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钠液吸入过多、输液过度过多等。
2)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每餐不宜过饱,多食蔬菜、水果,防止便秘,劝戒烟。
3)合理安排活动与休息,适当进行散步、打太极拳、气功等。
4)严格按医嘱服药,不能擅自行增加、减药或者停药,服洋地黄者应会识别其中毒反应。
5)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焦虑、忧郁的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6)出院时门诊定期复查。当出现疲倦、乏力、水肿、上腹饱胀或恶心、呕吐,夜间平卧时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情况时,应及时就医。
5心衰发作如何急救
5.1首先要让病人安静,减少恐惧躁动
5.2有条件的马上吸氧(急性肺水肿时吸氧可通过75%酒精溶液)
5.3松开领子,取坐位,两下肢随床沿下垂,可用胶带轮流结扎四肢,每一肢体5分钟,然后松5分钟,以减轻心脏负担。
5.4口服氨茶碱、双氢克脲噻各2片,限制饮水量,同时拨打急救电话,立即送病人去医院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