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详情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

中医药预防冠心病支架后再狭窄

2016-07-19

冠心病是临床上死亡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然而,由于介入治疗支架本身的刺激,使介入治疗的血管再狭窄率仍在13%-20%,药物支架再狭窄率也在2%-8%之间,研究表明:任何一种治疗方法都不能确保冠心病不再发生。

冠心病早期预防显得尤为重要,祖国医学认为冠心病多具有“气虚、阴虚、血瘀、痰阻、热毒炎性”的病理特点,故在治疗上,中医药重在清热以驱除损害因素,化痰祛瘀以畅通气血,益气、养阴以扶正固本,使痰化瘀消热除络通,支架后再狭窄的形成与中医学理论所称的“心脉痹阻”、“心脉不通”有类似之处,其病机多为血管内膜损伤,导致瘀血滞留,血脉不通,属于中医血瘀证范畴;正所谓中医与西医相术后结合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不但,,,局部与整体相结合尽管等标本同治方法来治疗冠心病;临床试验表明,许多中药单药及复方、经验方对防治冠心病支架再狭窄并已取得明显的效果,如雷公藤红素可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过度增殖,穿心莲提取物可显著改善或预防粥样硬化兔细胞膜的Ca2+-ATP酶活性下降,有助于防止细胞内Ca2+负荷过重;体外及体内穿心莲提取物均可显著降低静息血小板Ca2+的增高,还有的中药能降低血管内成形术术后再狭窄,显著增加新生内膜中抗原和配体的表达,增加血管平滑肌凋亡,减少新生内膜面积,术后不但尽管从而达到有效防止冠心病介入手术再狭窄。

版权所有:Copyright (C) 扬州市医学会
备案:苏ICP备15031937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3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