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详情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

冬季巧用针灸推拿养生

2016-07-19

秋冬养阴收藏阳气

在冬季养生中,要注重阳气的“收”、“藏”。对于欲在冬季进补的患者,建议他们在立冬前先服食中药,调理一下肠胃功能,待冬至进补时,效果将会比较明显。原因很简单,是因为已经把这条通路打通了。同理,温热疗法对“收”、“藏”阳气也有效果。针灸分针和灸,对于体虚的人来说,不宜多扎针。

中医养生提倡“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不同的穴位,不同的手法,都可以起到不同的作用,对于冬季运用针灸养生而言,也是如此。

冬季养生中的数个重要穴位

任脉的关元穴、膀胱经的肾俞穴和肺经的尺泽穴和太渊穴等。

任脉上的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在脐下3寸,腹中线的位置。据《易经》中记载:“乾元指乾之全体;坤元指坤之全体。关者,门也又出入之孔道也。唐容川谓关元为元阴、元阳交关之所即先天之气海也。”所以,关元穴是人体养生的重要部位人体的元气也由此处而生出。关元穴具有壮元阳、固虚脱,培补元气,回阳益阴,延年益寿,抗衰防疾病的作用。因此,可以采用按摩、针灸等方法刺激关元穴。其中,若采取艾灸的方法,可以点燃艾条,并将艾条控制在据穴位皮肤位置5厘米左右,保持艾条持续燃烧,使其温热之气慢慢地从肌肤表面渗透到穴位、经络。每次15分钟左右,一天灸一次,可选择在下午或晚上进行。也可采用温针灸法,但此法建议到正规医院由专业人士操作。

膀胱经的肾俞穴,该穴位位于俯卧位,在第二腰椎棘突下,命门(督脉)旁开1.5寸处,其具有益肾助阳,强腰利水的功用。可采用两手握空心拳,叩击穴位的方法,叩击时保持中等程度的力度,以每分钟120次的频率叩击1至2分钟。此法还可运用于肺经的尺泽穴、太渊穴等。在中医里,肺属金,肾属水,而金能生水,也就是说肺气足了就可以补肾,如果肺经通畅就能起到“生水”的效果,不妨按揉或叩击尺泽穴等穴位。

在冬季进补上,很多人会认为,补或泻只能通过药物调整。其实不然,针灸也能达到补虚泻实的目的。经络系统内属腑脏,外络肢节,沟通表里内外,有运行气血、协调阴阳与传导感应、调整虚实的作用。温针是针灸进补的主要方法之一:艾条燃烧产生的温热感利用针身传递到深处穴位中,让针感与温热感“强强结合”,两者的共同作用,更能刺激穴位,激发经络之气,从而达到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从而起到了更好的治疗保健作用,所以针灸进补方法在冬季进补方面就有着独到之处。尤其是在冬天,选择具有强壮作用的腧穴进行艾灸,以温壮元阳,激发经气,调动机体潜能,提高机体免疫能力,从而达到与夏季“冬病夏治”一样的目的。

哪些人适合针灸进补呢?在治疗上,温针方法可治疗中风、面瘫、哮喘、感冒、关节退行性病变等症。尤其是关节退行性病变症,主要是由于中老年人肝肾亏损,精血不足,气血运行不畅,加之风寒湿邪侵袭所致,引起经脉不通而发病,温针可起到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温经通络的作用。此外,哮喘的治疗主要是通过“冬病夏治”的方法,在冬季也可利用“冬至灸”的方法以加强“夏治”的作用。

版权所有:Copyright (C) 扬州市医学会
备案:苏ICP备15031937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3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