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咽)源性咳嗽的诊断与防治
2016-07-18
我们在门诊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长期咳嗽,久治不愈的患者,他们胸部X线(包括胸部CT)检查均无异常,至多为肺纹理增多增粗。且基本上经过抗生素甚至二至三联抗生素较长时间(或作为肺部疾病住医院1到2个月)治疗无显效。询问病史:本病特点是咽痒不适,随之干咳,呈连续性,甚至痉挛。少痰,无全身症状。发作时吞咽、饮水能缓解。其中部分患者为季节性发病,一段时期后可自行缓解。长期咳嗽可引起胸痛、咽喉痛、声音嘶哑、恶心呕吐、影响工作、睡眠等症状。这类病症中医认为是由于急、慢性咽炎、喉炎所致的“喉(咽)源性咳嗽”,这个病名,首次出现于1989年国家级名老中医干祖望教授编著的《中医喉科学讲义》中。
诊断 1.本病病前有感冒史,即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急性咽炎、急性鼻炎、急性喉炎)。2.除上述症状外,基本具备慢性咽炎的所有症状。3.胸部X线(包括胸部CT)检查排除肺、气管、支气管等呼吸道器质性病变。4.局部检查,咽部黏膜充血、血管扩张、常有少量粘稠分泌物附着,咽部淋巴组织增生,声嘶者可见声带轻度充血。可伴有鼻-鼻窦炎的体征。
防治 1.避免急性咽炎即受凉感冒反复发作,如果感冒症状较重时应予抗病毒、抗生素及对症治疗,同时注意勿疲劳、多休息、多饮水。2.发病后禁烟、酒、糖。宜低糖、低盐饮食。3.勿过度发声,勿做“清嗓子”动作,以减轻咽喉部黏膜充血,血管瘀血。4.避免粉尘、有害气体刺激,保持空气清新。5.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慢性咽炎、鼻-鼻窦炎、扁桃体炎、喉炎,咽异感(梅核气)等咽部或(和)邻近部位疾病及对症治疗。如伴有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或贫血、免疫功能低下等全身性因素者也应一起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