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诊治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归属于祖国医学“聚星障”范畴。依据其病变形态的不同,又分别被命名为树枝状角膜炎、地图状角膜炎、盘状角膜炎。
本病多在感冒后发生,常单眼为患,也可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生。
一、自觉症状
常在感冒发热基本好转或痊愈后,或在劳累后发病。视力不同程度下降;轻者眼内沙涩不适,伴轻微疼痛及畏光流泪等症,重者碜涩疼痛,灼热畏光,热泪频流,多无眼屎。
二、眼部检查
可见眼睑微红肿,白睛混赤,角膜知觉减退,初期角膜生翳,状如星点,继则融合成树枝状,病情继续发展,病灶扩大加深,角膜表面凹凸成地图状。荧光素染色检查呈阳性。
三、诊断依据
1、常有感冒史,或在劳累后发病。
2、不同程度视力下降,沙涩疼痛、畏光流泪。
3、眼睛红赤,角膜可见星点状或树枝状或地图状混浊。荧光素染色阳性;或角膜深层混浊如圜盘。病变区知觉减退。
四、治疗
1、点眼药水(1)清热解毒类眼药水如0.2%鱼腥草眼药水(2)抗病毒药物如0.15%更昔洛韦眼药水或0.1%阿昔洛韦眼药水等,亦可配合干扰素滴眼液(3)散瞳药物,可根据病情选用1%阿托品眼药水或眼膏。(4)角膜深层翳呈圜盘状者,在应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的同时,可短期慎重而合理地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如滴用1%醋酸泼尼松龙眼液。
2、湿热敷
用金银花15g连翘10g 蒲公英15g 大青叶15g 薄荷6g 紫草15g 柴胡10g 秦皮10g 黄芩10g 等水煎后湿热敷,每日2-3次。
3、针刺治疗:可选用睛明、四白、丝竹空、攒竹、合谷、足三里、光明、肝俞等穴,每次局部取2穴,远端取2穴,交替使用。根据病情虚实,酌情使用补泻手法。
4、运用中医整体?念、理法方药进行辨证施治。
五、注意事?
1、避免感冒发烧及过度疲劳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之一,感冒发烧时如有眼部不适,及时到医院眼科就诊。
2、黑睛呈星点状、树枝状、地图状等病变,禁用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等。
3、患者饮食宜清淡而富有营养,忌食辛辣等刺激性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