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简单辨别中医脾虚?
脾开窍于口,我们的饮食、口味与脾功能密不可分。带他去吃饭吧,如果他口唇颜色红润、食欲很好、口气清新,表明他身体健康,脾功能正常。要是他捧着碗饭半天下不去一粒米,不是对你不满意,就是脾虚。另外,别忘了再看看:
●唇色淡白:表示血液缺少,贫血。
●仅上唇发白:表示大肠有问题。
●仅下唇发白:表示胃功能不好。
●唇呈紫红色:表示体内血氧不足。
●口唇干焦枯萎、失去光泽:表示脾虚。
每次你受了打击、心情不好时总吃不下饭,现在知道原因了。情绪低落郁闷会伤害肝脏,肝脏在五行中属木,能克制属土的脾脏,脾脏受伤后影响食欲,不仅食物入口乏味,而且根本就不饿
脾虚证是指中医所称之脾脏虚弱而引起的病证,其病情虽较繁杂,但就笔者长期的临床观察,主要有呕吐、泄泻、水肿、出血等,我在治疗方面积累了点滴经验,现略述如下:
脾虚呕吐证见饮食稍有不慎即易呕吐,时作时止,胃纳不佳,食入难化,脘腹痞闷,口淡不渴,面白少华,倦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濡弱。脾虚呕吐为脾脏虚弱,胃气上逆所致,治宜健脾和胃止呕,方选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脾虚泄泻证见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脾虚泄泻由脾虚失运,湿注肠道所致,治宜健脾渗湿止泻,方选参苓白术散化裁。
脾虚水肿证见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食纳减少,面色不华,神疲肢冷,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缓。脾虚水肿由脾虚水停,泛溢肌肤所致,治宜温脾利水消肿,方选实脾饮加减。
脾虚出血证见便血紫黯,甚则黑色,或尿血、吐血、衄血及紫斑,神疲乏力,气短声低,面白无华,头晕,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脾虚出血乃脾气虚弱,血失统摄为罹,治宜健脾益气摄血,方选归脾汤加减。
健脾:可用山药、白术、苡仁、土豆、白扁豆、红薯等,只要是长在地里深处的都可以健脾。用它们熬粥、炖肉、单煮均可,如果放一点荷叶,醒脾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