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详情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

常用电脑人士如何防治干眼

2016-07-18

 

 

干眼是由于泪液的量或质或流体动力学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或)眼表损害,从而导致眼不适症状及视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我国干眼的发病率达21%~30%。

干眼常见的症状包括眼睛干涩、容易疲倦、眼痒、有异物感、痛灼热感、分泌物黏稠、怕风、畏光、对外界刺激很敏感;有时眼睛太干,基本泪液不足,反而刺激反射性泪液分泌,而造成常常流泪;较严重者眼睛会红肿、充血、角质化、角膜上皮破皮而有丝状物黏附,这种损伤日久则可造成角结膜病变,并会影响视力。

干眼可分为泪液分泌不足型和泪液蒸发过强型,其中蒸发过强型是临床常见类型。外部环境和职业环境(包括室内空调、暖气,视频终端,室外环境的污染等)均可使泪液的蒸发加速,引起干眼。

在眼科门诊中,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患干眼症,以电脑工作人员、上班族和开车族居多。随着电脑的普及,专家预测在未来5年中,干眼患者的人数会以每年10%的比率上升。这是因为眼睛长时间面对电脑,又处于空调环境中,很容易造成眼部干燥,再加上工作紧张缘故,眼睛眨动的次数就会不自觉地减少,从而影响泪腺的功能,导致眼睛干涩。

那么,常用电脑人士如何防治干眼呢?

预防干眼最有效的办法是保持生活规律,睡眠充足,多喝水。但在无法改变工作性质的情况下,最好的办法是高频率并完整地进行眨眼动作,切忌“目不转睛”,每隔一小时至少让眼睛休息一次,做眼保健操帮助减轻眼部疲劳。如果是眼镜族,在电脑前最好不使用隐形眼镜,要戴框架眼镜。工作的姿势和距离也是很重要的,建议距离为50至70厘米,荧光屏应略低于眼水平位置10至20厘米,形成15度至20度的下视角,这样使眼球表面暴露于空气中的面积减到最低。但持续一小时左右的下视角工作后也要尽量向左右上方进行眼球运动。周围环境的光线要柔和,电脑荧光屏的亮度调节到最大亮度的一半即可,以看得清楚但比周围物体稍暗为宜。

采取上述预防措施后,如果干眼症状未消失,应该予以治疗,具体方法有:

1.使用人工泪液点眼,症状严重患者应尽量使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

2. 配带湿房镜、硅胶眼罩、治疗性角膜接触镜等。

3. 避免服用可减少泪液分泌的药物,如降血压药、抗抑郁药、阿托品类似物等。

4.中医认为 “内燥之象,治宜润燥护津”,“阴伤之质,治当滋阴生津”,“阳虚之由,治拟益气布津”。干眼患者在治疗眼部同时可以配以补气养血,养阴生津”的中医治疗。

5.常用电脑者还可以食用含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如牛奶、鸡蛋、含胡萝卜素的蔬菜;口服鱼肝油等。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出现眼睛干涩、发红,有灼热或有异物感,眼球胀痛,休息后仍无明显好转,那就需要看眼科医生了。

版权所有:Copyright (C) 扬州市医学会
备案:苏ICP备15031937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3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