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详情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

穴位埋线谈

2016-07-15

 

 

一.什么是穴位埋线法?

穴位埋线疗法是把羊肠线埋植在有关穴位中,利用其对穴位的持续性刺激作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是针灸的延伸和发展,羊肠线埋入穴位,可达到长效刺激穴位,疏通经络,从而防治疾病的目的。

很多人并不知道,其实穴位埋线法的历史已经很长了。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穴位埋线疗法一开始用于小儿麻痹后遗症的治疗。当时的针灸医生把可以自然吸收的医用缝合线即羊肠线放置入穴位,就像放置了一根不需取出的针灸针,这根“针”可以持续刺激穴位,病人只需每隔一个月到医院埋线一次,疗效近似于每日针灸。

二.穴位埋线法的适应症

穴位埋线的适应范围非常广泛,目前主要用于各种胃病、溃疡病、结肠炎、偏正头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骨质?生、类风湿性关节炎、遗尿、乳腺?生、痛经等。

2000年以后,新的埋线器具出现, 操作简单,仅需几分钟时间即可完成,不需麻醉,几乎无疼痛。新的注入式进线针借鉴了腰穿针,将需要埋入的肠线用钳子放进形似腰穿针的埋线针中,如同肌肉注射一般,直接像注射一样,刺入相关穴位,用针芯将其中的肠线推入,因为整个过程病人无痛苦,广为患者接收,目前也迅速扩大到用于减肥、除皱等治疗。

三.穴位埋线法的优点

埋线法具有一定的优势:1.延长了针刺的作用时间,方便了患者,埋一次线相当于针刺20-30次效应,故又称"长效针感疗法",相当于天天扎针,天天做按摩,操作只需几分钟,患者的日常工作不受影响。

2.新型药物性羊肠线使埋线的同时还有药物作用,疗效更好。

3.用于治疗痤疮、黄褐斑、脂肪肝、高脂血症、肥胖以及人体疲劳综合症等,适应工作压力比较大,生活节奏比较快的现代人。同时医者会根据症状,合理调理肝肾,滋补肝肾,补益气血,起到了异病同治整体调整目的。

四.穴位埋线法及注意事项

埋线的注意事项:埋线的穴位处24小时内不接触水,以防感染。在1~2周内,可能局部会出现硬结,那是无菌性炎症反应的结果,等羊肠线完全吸收后会自然消失。个别病人羊肠线过敏,出现局部红肿、瘙痒、发热等,适当服用抗过敏药物。皮肤局部有感染或有溃疡时不宜埋线,肺结核活动期骨结核、严重心脏病、女性在月经期妊娠期等特殊生理期一般不埋线。同时要注意,穴位埋线法是一种医疗行为,应到正规的医疗单位进行治疗。

 

版权所有:Copyright (C) 扬州市医学会
备案:苏ICP备15031937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3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