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龄
骨龄是骨骼年龄的简称,是出生后绝大多数正常青少年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有规律的骨骼X线解剖变化标志。人体有206块骨头,每块骨头都有各自的形态、结构、功能和神经血管,有着生长、发育、修复、愈合及再生的能力。骨的发育过程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各阶段具有一定的形态特点,能在X线片上表现为一定的征象。通常采用的最简捷方法是摄取手腕部骨骼的X线片,来研究其发育程度。目前,骨龄测定已在医学、体育学、法学和人类学研究等方面广泛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预测身高
身高是衡量人体体格发育的指标,对小儿将来身高的预测,是根据儿童青少年时期的生长发育规律来进行的。身高预测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对身高有要求的职业如体育、艺术等专业,在挑选少年苗子时,使用成年身高预测的方法,能增加选苗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以往,人们多利用父母身高、儿童当时的年龄和身高、足长等指标来进行身高预测,但误差较大,不能令人满意。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骨骼成熟的类型与儿童身材高矮有很大关系。一般而言,骨骼成熟与身高处于低水平的儿童将来可能发育至正常身高,骨骼发育晚的可能成为高身材,骨骼成熟快的可能成为矮身材。因此,只要给孩子照一张手腕X线片,采用第二掌骨测定长度及骨干中部宽度等方法,就可以进行预测。利用腕骨X线片进行骨龄测定,适用于5~16岁的女孩和6~18岁的男孩。
第二:预测初潮
少女月经初潮是青春发育的重要标志,是女性成熟的开始,青春期骨发育与性发育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少女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较大,所以初潮的年龄差异也较大,一般可有3~5年的差别,但少女骨骼发育的年龄则相当集中,即少女个体间初潮时骨龄的差异较小,一般仅1年左右。一般认为,拇指内侧籽骨的出现与性发育有关,多数女孩在该籽骨出现后两年左右初潮降临。另一现象是,第二指末节骨干骺融合的年龄与女孩初潮发生年龄非常接近。根据以上规律,若12岁以上的女孩骨龄已达13岁左右,且拇指内侧籽骨已较大,第二指末节骨干骺基本融合,则半年内发生初潮的可能性很大。如果被检者骨龄虽然已达13岁,但拇指内侧籽骨很小,第二指末节骨干骺尚未融合.则近半年内一般不会出现月经初潮。所以,可以根据骨龄来科学地预测女孩月经初潮。
第三:辅助诊断
对于某些内分泌疾病来说,骨龄是疾病诊断的重要指征。如果年龄大于骨龄,说明孩子的发育迟缓,如果年龄小于骨龄,说明孩子的生长潜力较小,但这种情况较少见。骨龄明显提前多伴有性早熟,如肾上腺性征异常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降低即呆小症患者的骨龄延迟极为严重;脑垂体功能低下者也常有中等程度的骨龄延迟。此外,不少疾病和营养障碍也都会影响骨骼的生长。另外.对接受激素治疗的患儿进行骨龄追踪观察,则有助于判断其疗效。
第四:辨别年龄
由于骨龄印证了一个人生命成长的过程,仿佛树的“年轮”,因此,将骨龄比作人成长的“年轮”。骨龄测定可以推断运动员的真实年龄,还有通过骨龄测定可以来断案,一些隐瞒真实姓名、年龄,试图逃脱法律制裁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经司法骨龄鉴定后,在科学与事实面前,不得不低下罪恶的头颅。
必须指出的是骨龄由于个体间营养发育的不同以及地区、种族、性别的不同,表现出与时间年龄的不一致,并与社会生活状况密切相关,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