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食低钠盐
老徐是位高血压患者,常年口服降压药,近来频繁发现浑身没有劲,到医院检查发现血钾明显升高,紧急通知他住院观察,老同志非常紧张,赶紧找心血管内科医生,经过详细询问,原来徐老由于长期高血压,医生关照少吃盐,所以做菜、饮食一直使用“低钠盐”。老徐本身有痛风病史,尿酸经常偏高。
食用钠盐过多是我国人群高血压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降低高血压风险,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一种“低钠盐”,即在氯化钠(NaCl),碘酸钾(KIO3)或碘化钾(KI)的基础上,添加了一定量的氯化钾和硫酸镁,从而改善体内钠、钾、镁的平衡状态。实际上食用低钠盐可降低人群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适合中老年人和部分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然而,低钠盐并不适合所有高血压患者。
低钠盐中虽然钠的含量减少,但为了不降低咸味,会添加其他的离子,其中含量最多的是钾。在大多数情况下,摄入钾离子是安全的。但是某些特殊情况如血钾水平过高、机体排钾机能障碍时,钾离子摄入过多会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等疾病。对于高血压患者,以下3种情况不宜食用低钠盐。
1、肾功能不全。钾离子是通过肾脏排出体外的。因此,当肾功能受损时,人体内的钾离子不能完全排出引起蓄积,久而久之就会出现血钾升高,当血钾超过5.5毫摩尔/升,就会对心血管造成威胁。
2、服用普利类及沙坦类降压药物。高血压患者常用的两种降压药物,ACEI(贝那普利、依那普利等)及ARB(如氯沙坦、缬沙坦等),是通过抑制体内一种叫血管紧张素的激素发挥降压作用的,同时也抑制了另一种激素??醛固酮。醛固酮高低直接影响着血中钠、钾的水平。因此服用上述两种降压药物的同时,再食用低钠盐,高血钾的风险就会显著增加。
3、服用螺内酯。螺内酯是一种常用的利尿剂,也同时是一种降压药物。它是通过抑制醛固酮发挥作用的。醛固酮降低,钾离子排出受阻,血钾也就自然升高。因此,服用此类药物的患者也不宜多吃低钠盐。
所以老徐是不能使用“低钠盐”的,自从他开始使用正常食用盐后,浑身又有劲了,血钾始终在正常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