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详情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

药物漏服后的补服方法

2016-07-14

 

 

一、为什么要按时用药?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常遇到这样一些病人,服药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想服就服,或忘记了就一两天不服,想起来就加量多服;另有一种情况是恨病吃药,急病、重病也应按规定服药,但他却一次服10片、8片,这与事无补反而有害,是非常错误的。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尤其是急重病人的用药,用之不当,对健康无益,反而有害。

病人服药的次数、时间、用量,都是根据药物的作用、用途决定的。如抗菌药物,只有每次按要求服足量,按时连续一定时间,才能彻底消灭病菌,使疾病痊愈。倘若每次服不够量,或不能按时服药,不但消灭不了病菌,反而使病菌对这种药物产生了抵抗能力,也就是常说的耐药性,使这种药对病菌失去了作用。

总之,病人应根据医生医嘱或药品说明书按时按量服药,而且一定要严格执行。

二、忘了吃药怎么补救?

    按时用药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但由于各种原因,漏服药物的情况在临床时有发生。这时患者可能感到茫然,不知是否应当补服,该怎样补服。建议大家漏服药物时,根据以下几点处理。

    算:计算错过的时间,判断是否需要补服。并不是所有漏服情况都要补。一般来说,如果发现漏服的时间处于两次用药时间间隔一半内,可按量补服;如果超过此间隔的一半以上,一般不需要再补服。此规则适用于多数非处方药和部分处方药,但降压、降糖药的用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处理。例如磺脲类降糖药,应在早餐前半小时服用,每日一次。万一漏服了,如果能在午饭前想起,可根据血糖情况按照原来的剂量补服。如果时间已过午餐,就要视情况减量补服。

    定:能够补服的药物,下次服药的间隔时间不变。补服药物后,下次服药不能再按照平常的时间,而应保证服药间隔,以免造成药物浓度过高,增大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例如每天需要服用3次的抗生素,不是跟着三餐服用,而是每隔8小时服一次。如果早上7点吃药,本应下午3点再服一次,若到了4点才想起来吃,那第三次服药的时间也应向后推1小时。

    过:如果超过了补服的时间,应分情况处理。例如长效降压药每天只需要服用一次,在服药后的48小时甚至72小时内,血液中的药物还能维持一定的浓度,所以短时间漏服后,血压也可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一般不建议补服,下次按时间吃药即可。但是,如果漏服时间较长,并且血压波动较大,则应当咨询医生后,加服一次短效降压药,之后按正常周期服药。又例如,需要每天服3次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患者,如果到了下次服药时才发现漏服,可遵医嘱加倍剂量服用,此后按照正常剂量和时间服用。

    调:补服后,必要时应调整后续的服用时间。有些特殊情况,补服后还需要调整服用时间,以保证治疗效果。例如进行移植和心脏瓣膜置换的患者需要长期服抗凝药,如果漏服1次,在后续的12天内应逐步调整,直至恢复到原来的服药时间。

    此外,生活中的一些营养保健药、微量元素、维生素等出现漏服时,一般不必补服。

    需要提醒的是,慢性病患者漏服药时,如果拿不准,最好先咨询医生,以免发生危险。

版权所有:Copyright (C) 扬州市医学会
备案:苏ICP备15031937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3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