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详情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

为什么要做血常规检查?

2016-07-14

 

 

血常规检查是是临床上最基础的化验检查之一,总的来说可以检查出血液方面是否存在异常,如身体是否有感染,是否贫血,是否有血液系统疾病等。检查项目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等。

具体来说,血常规检查包括三大方面:

1、白细胞检查: WBC代表的白细胞是人体的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相当于国家的军队,总数增高(超过10×109/L)时,多表明有炎症、感染存在,此时病人多有发热症状;如果白细胞总数太高在(30-50)×109/L以上,病人是于少年儿童或年青人,伴有较严重的不能解释的贫血,请不要掉以轻心,应该进一步做骨髓穿刺检查,排除白血病的可能,白细胞总数低于4×109/L,可由接受放射线,病毒感染药物及化学物质中毒等引起。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多意味着感染(特别是细菌感染)存在,淋巴细胞增高多见于慢性疾病及长期接受放射线照射,嗜酸性白细胞增高时,往往说明体内有过敏原存在引起的过敏,如寄生虫(蛔虫多见),过敏性炎症,过敏反应等。

2、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检查:贫血或失血时都会影响红细胞数目。高值时可能患红细胞增多症,低值时可能为贫血。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是运送氧气的物质,以提供体内所必须的氧。女性受月经和怀孕的影响,血红蛋白普遍比男性低,所以女性较易贫血。如果HGB值低于120g/L,就说明有贫血存在,应该进一步检查是什么性质的贫血,如果HGB值高于160g/L,可能是因为患有血红蛋白增高症或者血液被浓缩的缘故。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HGB)减低,即可诊为贫血。按红细胞体积大小可分为巨细胞性贫血,小细胞性贫血和正细胞性贫血。MCV(红细胞平均体积)和MCHC(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为主要分型依据。

3、血小板检查:PLT减少时 ,可能会有出血,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增高时,说明血液呈高凝状态,易发生血栓。

如果在血常规检查中发现异常,并不能单凭一项检查就确诊,如果白血病的确诊还要结合骨髓检查才能下定论,血常规多为辅助检查,能发现一些疾病早期病变,意义重大,这也是为什么每次体检都有血常规的原因。无论你身体健康还是有不适,都要检查每年做一次体检,这样才能对身体健康做科学有效的管理。

版权所有:Copyright (C) 扬州市医学会
备案:苏ICP备15031937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3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