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详情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

食物不耐受

2016-07-14

 

 

食物不耐受指的是一种复杂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人的免疫系统把进入人体内的某种或多种食物当成有害物质,从而针对这些物质产生过度的保护性免疫反应,产生食物特异性IgG抗体,IgG抗体与食物颗粒形成免疫复合物(Ⅲ型变态反应),可引起所有组织(包括血管)发生炎症反应,并表现为全身各系统的症状与疾病。

FOOKE博士认为,理论上食物在进入消化道后,应当被消化到氨基酸、甘油和单糖水平,这样才能完全转化为能量提供人体所需,但许多食物,因为缺乏相应的酶而无法被人体完全消化,以多肽或其他分子形式进入肠道,在那里被机体作为外来物质识别,从而导致免疫反应的发生,产生食物特异性的IgG抗体。如果不能及时改变饮食结构,不耐受的食物会继续形成复合物,加重原有的症状并不继续下去。免疫系统超负荷,致使人体各系统出现系列症状疾病,包括高血压、肥胖、头痛或偏头痛、慢性腹泻、疲劳、感染等各系统疾病。食物不耐受还会导致皮炎和食物过敏。速发型反应有风疹、血管神经型水肿、红斑,迟发型反应可观察到的有严重皮疹(许多是遗传接触型皮炎)。

常见的不耐受食物包括:牛奶、鸡蛋、小麦、玉米、坚果、大豆、和贝类等。目前最多可作出对蔬菜、肉类及水果的多达90余种物质的食物检测,这种检测能让我们追求健康生活的标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通常做的食物不耐受14项检测包括:牛肉、鸡肉、鳕鱼、玉米、螃蟹、鸡蛋、蘑菇、牛奶、猪肉、大米、虾、大豆、西红柿和小麦。此组合是根据大量临床流行病学统计数据得出的结果。

解决方法

饮食调整:知道自己对某些食物不耐受以后应该怎么解决?很简单,不需吃药打针,只要调整饮食。根据检测结果,将这些食物分为禁食、轮替食用、少食和安全食用四类并分别对待,针对每个人制定出专门的科学食谱,进行饮食调整,指导日常饮食。由此,可能会改变一些人多年养成的饮食习惯,但为了拥有健康美好的生活,改变是完全值得的!

避免不耐受食物及对含有不耐受食物成分的各类食物也要避免。举例来说,如果你对牛奶不耐受,那么所有含奶食品像冰淇淋、奶油类食品等都不能吃。一定要严格遵守医生为我们作出的限食计划,才可能真正缓解症状。经过一个星期至数月的调整,症状慢慢消退,身体情况会显著好转。在限食计划中,医生会考虑到我们身体所需营养的补充,比如,不能喝牛奶,可以喝豆浆来保证蛋白质的摄入量。

在饮食调整开始后,一定要坚定信心不可半途而废,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版权所有:Copyright (C) 扬州市医学会
备案:苏ICP备15031937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3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