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详情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

如何补充鱼肝油

2016-07-14

 

 

鱼肝油(英文名:cod liver oil)是从鲨鱼、鳕鱼等的肝脏中提炼出来的脂肪,黄色,有腥味,主要含有维生素A和维生素D。常用于防治夜盲、佝偻病、小儿手足抽搐症等。市售普通维生素AD胶丸:含VA3000U,VD300U;浓维生素AD胶丸:含VA10000U,VD1000U,我国市面上绝大多数鱼肝油、维生素AD滴剂的剂量都在安全范围以内,消费者根据鱼肝油产品上标签或说明书食用是安全的。在我国,鱼肝油是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药品,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鱼肝油相关问题的复函》认定不属于普通食品。鱼肝油药品有国药准字号标示,保健食品有国食健字号标示。

维生素A不良反应:一次大剂量或长期过量使用,可引起骨痛、骨折、颅内压增高、头痛、呕吐、前囟宽而隆起、皮疹、瘙痒、毛发干枯、脱发、厌食、易激动等中毒症状。停药1-2周后可消失。维生素A禁忌症:慢性肾功能衰竭者慎用。维生素D不良反应:大剂量长期应用可引起中毒。如发现食欲不振、呕吐、腹泻、多尿、蛋白尿、全身乏力、高血钙等情况应立即停药。维生素D禁忌症: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据《儿科学》,维生素D一般小儿每日服用2万IU~5万IU,或每日2000IU/kg,连续数周或数月即可发生中毒,敏感小儿每日4000IU,连续1~3月即可中毒。(维生素A)婴幼儿每天摄入5万~10万IU,超过6个月即可引起慢性中毒,也有报道每天仅服用2.5万IU,一个月即出现中毒症状者

维生素A主要存在于动物的肝脏尤其是鱼肝中,其次是乳类和蛋类、瘦肉中。另一种是以胡萝卜素的形式存在于蔬菜中,如胡萝卜、番茄、豆类和绿叶蔬菜等。在肝脏中胡萝卜素转变为维生素A。牛奶、蛋黄等动物性食品中有维生素D3

由于母乳中维生素D缺乏,难以通过日晒获得的充足的维生素D且紫外线容易对皮肤、眼睛造成伤害,因此美国儿科学会的观点是除了饮用配方奶在1000mL以上(或按照产品标签仔细计算维生素D摄入量达到了400IU)的婴儿,母乳喂养、混合喂养的婴儿均应补充400IU维生素D滴剂,在没有纯维生素D制剂的情况下可以用安全剂量的鱼肝油、维生素AD滴剂替代。

鱼油不等同于鱼肝油,广义的鱼油是包括鱼肝油在内的鱼的脂肪,但一般所指的鱼油其主要功效成分是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和EPA(二十碳五烯酸),具有调节血脂等作用,而鱼肝油的主要功效成分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D,主要作用是防治维生素A和维生素D缺乏。

人群补充建议

婴幼儿:WHO指出,婴儿出生时体内维生素D存储量较低,在生命最初几个月要依靠母乳、阳光或补充剂作为维生素D的来源。婴儿维生素D缺乏可能导致骨畸形(佝偻病)、癫痫和呼吸困难。即使是在食品已经进行维生素D强化的地方和全年日照充足的地方,婴儿中也常见维生素D缺乏症。

母乳喂养:《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母乳喂养是指在生后6个月完全以母乳满足婴儿的全部液体、能量和营养需要的喂养方式。在母乳喂养中,可能例外的是使用量少的营养素补充剂,如维生素D和维生素K。正常母乳喂养婴儿应每日喂以维生素D 400IU~800IU(南方400IU~600IU,北方600IU~800IU),早产儿也要加至每日600IU~800IU;对于每日口服维生素D有困难者,每月给婴儿口服一次维生素D 5000IU~100000IU。

人工喂养:从出生离开医院起,宝宝每天服用400IU维生素D滴剂,母乳喂养和部分母乳喂养的婴儿应当每天补充400IU维生素D。

儿童:饮食均衡、户外活动充足的儿童不需要服用鱼肝油。由于鱼肝油、维生素AD制剂既含有维生素D又有维生素A,只想补充维生素D的话,鱼肝油维生素A过多不如纯维生素D制剂,但另一方面全国数据儿童维生素A缺乏约11%,大城市不到5%,边远地区15%,个别地区甚至半数儿童都存在维生素A缺乏,且更大比例的儿童是处于亚临床型维生素A缺乏状态。对于这类营养不均衡人群,包括鱼肝油、金大米等方式补充维生素A是很有必要的。

对维生素D补充,成人的建议每日摄取量是5μg。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应当增加1倍左右的摄入量。每天手脚露出30厘米,在阳光下晒30分钟,有效的防止维生素D的缺乏。

版权所有:Copyright (C) 扬州市医学会
备案:苏ICP备15031937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3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