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建立与发展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的概念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
在符合GMP标准、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的操作环境下,由受过培训的药学技术人员,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包括全静脉营养液、细胞毒药物和抗生素等静脉用药物的配置,为临床药物治疗与合理用药服务。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发展
1969年,世界上第一个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建于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医院。
1999年,我国第一个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成立。
2002年,江苏省首家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省人医成立。
2002年1月21日卫生部发布实施《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第28条规定:
2006年2月 医疗机构静脉输液混合调配质量管理规范(讨论稿)
2007年8月 静脉用药质量管理规范
静脉用药调配操作规程(试行)
2008年9月 静脉用药质量管理规范
静脉用药调配操作规程
静脉用药调配与使用指南(编写)
我国传统静脉药物配置存在的问题
环境的洁净度:微粒、热原、活性微生物等普遍存在,极易造成药液污染
住院病人病情较重,常需多药联用
新药越来越多,其配伍越来越复杂
护士缺乏药物稳定性和相互作用方面知识
病区对药品管理不严,易造成药品的缺失、过期失效等
影响输液治疗安全及产生输液并发症的原因
使用质量不符合要求的输液剂或输液器
输液处方不合理
药品质量不合格
使用开放式输液装置
输液过程缺乏监测与护理
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目的
加强对药品使用环节的质量控制,保证药品质量体系的连续性,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
实现医院药学由单纯供应保障型向技术服务型转变,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模式,提高医院的现代化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
建立配置中心的意义 1
保证药品配置的质量和静脉用药安全
无菌加药,保证药液无污染
建立配置中心的意义 2
有利于发挥药师专业特长及临床药学工作的深入开展,有利于合理用药。
合理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加强审核,保证药物相容性、稳定性,减少用药差错
及时为医生提供合理用药的建议和信息
建立配置中心的意义 3
便于药品集中管理,规范管理,减少药品浪费,降低医疗成本。
病区及时退药
减少病区药品的基数存量,便于效期管理和减少流失量
药品共享:如胰岛素、氯化钾、抗肿瘤药等。
医用耗材共享
建立配置中心的意义 4
加强职业防护,减少对操作者的身体伤害
1983年美国对芝加哥地区3个药物准备区进行空气抽样调查,经320h的监控,测得空气中氟尿嘧啶含量为0.12~82.6ng/m3,环磷酰胺含量为370ng/m3。
把时间还给护士,集中精力护理病人,提高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