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详情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

如何看待血脂分析检查

2016-07-14

 

 

心血管病特别是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血管病已是发达国家引起死亡的第一位原因,权威组织预计最多到2020年,它也将是发展中国家引起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因起利用血脂代谢异常这一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重要致病因素,用临床医学检验的方法和技术了解体内血脂状况,在判断有无血脂异常、监测调脂治疗后血脂变化等方面起重大作用。

血脂检查的重点对象为:已有冠心病、脑血管病或者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病者;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者;有冠心病或者动脉粥样硬化病家族史者,尤其是直系亲属中有早发冠心病或者其它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患者;有皮肤黄色瘤者;有家族性高脂血症者。

为了及时发现和检出血脂异常,建议20岁以上的成年人至少5年监测一次空腹血脂。对于缺血性心血管病及其高危人群,则应每3-6个月测定一次血脂。对于因缺血性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应在入院时或24小时内监测血脂。同时建议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每年进行血脂检查

在血脂分析各项目中,对总胆固醇测定是人类血清脂类研究的开始,其血清结果用于动脉粥样硬化危险的过筛、对胆固醇水平升高的失调、脂类和脂蛋白代谢失调的诊断和监测。总胆固醇测定中包含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有着负相关系,被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用为危险的负因子指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贡献颇多,所有硬化斑块内的胆固醇均来自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是高密度脂蛋白的主要蛋白成分,能增强脂蛋白携带脂类的能力,在肝病、妊娠、以及摄入雌激素(如口服避孕药)时,浓度会升高;而在α脂蛋白血症、胆汁淤积、脓毒症和动脉粥样硬化时,浓度降低。载脂蛋白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主要组成部分,妊娠、高胆固醇血症、LDL受体缺乏、胆汁淤积、Ⅱ型高脂血症和肾病综合症均使载脂蛋白B水平增加;相反在肝病、α-β脂蛋白血症、脓毒症和雌激素摄入时水平会降低。Lp(a)是一种脂结合蛋白复合物,其水平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是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子。烟酸药剂可使其低下。甘油三酯部分由肝脏合成,部分来自消化的食物,因此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受饮食影响较大。对它的测定用于糖尿病、肾病、肝病、肝阻塞、脂代谢紊乱以及多种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及疗效的监测。

异常的血清血脂水平必须由临床医生根据其指标作出相应的判断,在医生指导下给予正确的治疗。而更重要的,有积极的预防思想准备,即生活方式改变治疗(TLC),包括运动习惯的培养,饮食习惯的改善。每天的食物应合理,饱和脂肪酸须保持低摄入,应小于7%总热量,蛋白质约15%总热量,胆固醇每天小于200克;每天必须摄入纤维素20-30克,碳水化合物每天约50%-60%总热量,应从富含复合碳水化合物的事物中获取,如全麦、水果和蔬菜等。每天的能量消耗应至少包括中等体育锻炼,即每天消耗至少200千卡的热量。

版权所有:Copyright (C) 扬州市医学会
备案:苏ICP备15031937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3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