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详情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

腹内炸弹爆裂-惊险、微创技术排雷-高明

2016-07-13

 

 

近日,苏北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为一例急性腹主动脉瘤破裂患者成功施行急诊的微创技术,将一名老年患者从死亡威胁中解救出来。

患者是一位82岁高龄的李老爹,几日前出现腹部隐隐作痛,未做重视,就诊当天突发腹部疼痛加重,故到苏北医院就诊,接诊的消化科朱主任多了个心眼,为他做了腹部的CT检查,谁知这一检查在场的人都惊出一身冷汗,患者竟然是肚里一根大血管扩大形成的“气球”已经破裂,这种病医学上称为“腹主动脉瘤”。腹膜后出现大血肿,血肿如果一旦撑破这层腹膜,患者可以顷刻死亡。我院急诊室立即开通绿色通道,争分夺秒,血管外科医生等接诊后立即组织急救,做好各项准备。由于患者年轻大,体质衰弱,难以承受传统的“开肠破肚”大手术,血管外科遂联合麻醉科、介入科、DSA导管室等多个科室,连夜为患者实施了微创的“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手术时间仅约1个多小时,他们采用带膜支架成功地封堵住破裂口,修复了破裂的大动脉,使患者转危为安。术后第1天患者就感腹痛症状消失,并可以正常进食、下床活动,术后第5天复查CT提示“腹内炸弹”已被安全“隔离”,老人非常高兴,近日已经康复出院。

据血管外科张喜成主任介绍,腹主动脉瘤是指腹腔内的大动脉发生扩张,犹如被吹大的气球,随着其直径的增大,破裂机会就大大增加,而一旦破裂,死亡率极高,即使是能到医院及时救治,经抢救的成功率也不到50%。因此是埋藏在人体内的“不定时炸弹”。近年来,我国腹主动脉瘤的发病率在增加,由于平时没有什么症状,一般不容易被发现,有的患者无意中可以摸到肚脐后有一个“跳动”的肿物,到医院进一步检查可以获得诊断。该病的治疗有“开刀”手术,但创伤大、恢复慢,对年高体弱的病人风险很大。而微创治疗是经大腿根作一小切口甚至直接穿刺,经股动脉向腹主动脉内送入一根带膜的支架“封堵”动脉瘤,这种技术是新发展出来的一项高新技术。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非常成熟,创伤小、安全性高、恢复快,已成为多数患者的首选,但对于急诊动脉瘤破裂的微创技术,由于病情极其凶险、技术要求高,目前仅有极少数医院才能开展。

 

版权所有:Copyright (C) 扬州市医学会
备案:苏ICP备15031937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3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