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狭窄?让你排尿不畅的元凶
吃喝拉撒睡是人最本质的要求,但是排尿不畅可以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而尿道狭窄又是引起排尿不畅的主要原因。尿道狭窄,顾名思义尿道的任何部分官腔直径小于正常即为尿道狭窄。
一、疾病分类:
先天性尿道狭窄,如尿道外口狭窄,尿道瓣膜、精阜肥大等;炎症性尿道狭窄;外伤性尿道狭窄,最为常见,由于尿道损伤严重,初期处理不当或不及时所致。病理上狭窄的程度、深度及长度相差很大,通常只一处狭窄,淋病性狭窄可能为多处狭窄,狭窄可能继发感染,形成尿道憩室,尿道周围炎,前列腺或附睾睾丸炎。
二、临床表现:
尿道狭窄的症状可因其程度、范围和发展过程而有不同,1)排尿困难,渐进性排尿不畅,尿流变细,有时排尿中断,排尿淋漓,甚至不能排尿;2)尿潴留;3)尿失禁;4)长期排尿困难引起上尿路病理性改变,肾积水、肾萎缩、肾功能不全。5)性功能状态:阴茎能否勃起6)肛门排便状况,有无异常部位排尿、排便。狭窄近端之尿道扩张,易因尿液滞留并发感染而致反复尿路感染、尿道周围脓肿、尿道瘘、前列腺炎和附睾发。继而因梗阻而引起肾盂输尿管积水以及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最后导致肾功能减退甚至出现尿毒症。
三、诊断依据:
1.详细描述尿路外伤、感染、导尿、留置尿管、尿道扩张及手术史。典型的临床表现:排尿困难,渐进性排尿不畅,尿流变细,有时排尿中断,排尿淋漓,甚至不能排尿;尿潴留;尿失禁;4)长期排尿困难引起上尿路病理性改变,肾积水、肾萎缩、肾功能不全。诊断性导尿:于部分性裂伤的患者若一次试插成功则可免于手术。辅助检查:泌尿科B超、膀胱尿道造影,KUB+IVU,内腔镜检查。其中逆行膀胱尿道造影非常重要,并且对于严重的尿道狭窄或尿道完全梗阻,可采用经尿道和经膀胱造瘘管同时注药的方法显示狭窄段。)内腔镜检查:膀胱尿道镜或用输尿管镜检查,明确狭窄程度和长度,轻度狭窄可同时直视下进行尿道扩张。
四、诊断:
尿道狭窄的诊断并不困难,应根据病史、体征、尿道器械检查和尿道膀胱造影术而确定。
五、疾病治疗:
尿道狭窄根据狭窄不同程度采用不同的治疗办法,但是总的治疗原则是:1.积极治疗尿道及周围感染;2..以恢复尿道排尿功能为目的,恢复尿道的解剖连续性和完整性;3.避免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新的并发症;4.有慢性肾功能不全行膀胱造口术;5.有尿道直肠瘘先行结肠造瘘。其中非手术治疗有尿道扩张,即使手术治疗后的病例也应定期扩张,预防再次狭窄。手术治疗:(1)后尿道狭窄的处理:尿道损伤后尿道狭窄的处理以3~6个月为宜。根据损伤的程度可选用以下的手术方式,1)尿道内切开术(可选择):用尿道手术刀(冷刀)或激光切开狭窄处瘢痕,扩大尿道内径后留置导尿管。2)尿道吻合术(推荐):取会阴部切口,切除狭窄段及瘢痕,将尿道两段端端吻合,适用于狭窄段<2cm的膜部尿道狭窄。3)尿道拖入术(可选择):适用于无法进行尿道吻合的患者,切除狭窄端尿道后,将远端尿道游离,使其适度拖过近端狭窄段,固定于或用牵引线将其通过膀胱固定于腹壁。4)尿道替代成形术(可选择):较长段尿道狭窄或闭锁。应用带蒂皮瓣及游离移植物修补缺损的尿道。
(2)前尿道狭窄的处理:尿道损伤后狭窄的处理时间以伤后3个月以后较为适宜。短段的累及尿道海绵体较浅的前尿道狭窄(<1cm),可尝试运用内镜经尿道内切开或尿道扩张治疗(推荐)。对于球部小于2cm的尿道狭窄,瘢痕切除吻合术是较为适合的治疗方式(推荐),该治疗方式的成功率可高达95%。而对于阴茎部尿道和长度较长的球部尿道狭窄( ?2cm) 不推荐采用简单的端端吻合术,因为这样会导致患者勃起的下弯和疼痛,对于该类患者建议采用转移皮瓣或游离移植物的替代尿道成形术。非手术治疗失败的尿道狭窄患者可选用合适的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方法很多,如何选择尚依赖于医生的经验,患者狭窄的情况和所具有的医疗条件。尿道狭窄手术是一种较困难的手术。术前必须充分准备,手术方案必须确切设计,必须定期扩张随防才能达到良好疗效。术后再发生狭窄、尿瘘形成、阳瘦、尿失禁等是较常见的并发症。
六、手术后处理:
单纯内切开术后留置尿管1~2周。其它各种术式术后一般留置尿管3~4周。根据排尿情况决定拔除膀胱造瘘的时间。励患者多饮水适当应用抗菌素。
总之,尿道狭窄是泌尿外科临床工作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处理起来需要患者及医务人员紧密配合,特别是患方也需要自我教育,多了解该病的临床特点,争取早日克服尿道狭窄,让小便再次通常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