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详情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

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微创椎间孔镜技术

2016-07-11

 

 

腰腿痛对人们生活质量和活动能力有很大影响,而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发腰痛、腿痛的一种常见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其实并不可怕,大多数人只需要保守治疗,如卧床休息、牵引、推拿、针灸等,适合于病史短、临床症状和体征较轻的患者,优点是安全、简便、无创,缺点是见效较慢、治疗不彻底,当受凉、劳累、姿势不正确时易复发或加重等。如果保守治疗三个月后,症状仍无法缓解,建议更换治疗方法。一旦出现大小便异常、下肢无力时一定要尽早治疗,因为神经损害很难逆转,一旦损伤会永久丧失神经功能。       

对于单纯的腰椎间盘突出、无明显腰椎不稳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时,手术方案通常考虑单纯将突出的椎间盘髓核摘除,至于摘除的方法有传统切开直视下髓核摘除、也有通过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无论哪种方法一些重要的结构如韧带和椎板不可避免地被切除,会不同程度破坏脊柱的结构,影响脊柱的稳定性,术后复发可能增大,同时增加脊髓和神经根损伤的风险。

随着脊柱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是椎间盘突出症治疗史上的颠覆性创新,成为目前国际上最先进技术。目的是以最小的创伤达到最佳治疗效果为理念,手术的微创化、功能化和智能化是现代脊柱微创技术的标志。该技术是在X线下定位,从患者腰部侧后方椎间孔直接进入椎管,直视下摘除突出椎间盘、取出增生的骨质、增厚的黄韧带以及双极射频电极修复破损的纤维环防止再次突出,彻底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术后可早期下床行走,当天可复查CT或磁共振便可对照治疗前后效果。

椎间孔镜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局部麻醉:病人保持清醒,手术时间大约半小时,疼痛轻微或感觉不到疼痛。与全身麻比较,病人如果在术中疼痛,可以立即告知医生,这就意味着神经损伤基本不会发生。更重要的是,局麻没有全麻的风险,而且费用低廉。病人术中和术后都感觉舒适,消除对手术的恐惧。

2、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手术仅摘除了突出的、造成临床症状的那部分组织,对周围组织没有损伤,不影响脊柱的稳定性。

3、最小的创伤:皮肤切口仅7mm,脊柱周围的肌肉和结缔组织没有受到损伤,手术几乎“不出血”,避免常规腰椎术后出现的腰背部酸痛。

4、直接减压:通过椎间孔入路,而不是传统手术的后方入路,可以观察到神经和椎管但不会造成干扰,术后不会形成瘢痕组织造成神经粘连,后遗症和并发症极低。

5、康复快:使用椎间孔镜治疗的病人术后3到5天即可出院,而传统手术则需要7-10天左右,且术后需绝对卧床休息3周。

不过,即便运用“椎间孔镜技术”治愈了腰椎间盘突出症,但患者的自我保护依旧重要:注意姿势、勤活动、加强腰背肌锻炼,“这种自我保护应该是终生的,不能临时抱佛脚,否则腰椎间盘突出症还有可能卷土重来。

版权所有:Copyright (C) 扬州市医学会
备案:苏ICP备15031937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3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