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详情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

警惕心脏病发作的心脏外征兆

2016-07-11

 

 

 

心脏病发作前常常有征兆,但有一些往往表现为心脏外症状,容易被人们忽视,以致贻误诊治时机。

1、牙痛。 少数病人心绞痛发作时表现为牙痛。当突然发生不明原因的牙痛,尤其是伴胸闷不适或大汗淋漓时,应考虑是否心绞痛发作,及时行心电图检查与处理。

2、下颌骨疼痛。表现为下颌部位不明原因的疼痛,有时可扩散到颈部一侧或双侧。尤其是下颌骨疼痛在体力活动时发作者,应考虑到心绞痛的可能。

3、胃部不适。上腹部疼痛被认为是胃病。特别是患过胃病的人,更很容易把心脏病引起的胃部不适与胃病混为一谈。心脏病引起的胃痛与一般的胃病不同,心脏病引起的“胃痛”很少会出现绞痛和剧痛,压痛也少见,往往是憋闷、胀满的感觉,有时伴有钝痛、恶心欲吐感,大便后不适症状可能有一些缓解,但不会完全消失。

4、肩膀和前臂疼痛。心脏病发作时左臂和左肩受到影响最为常见,少数严重时也会放射到右臂。有时举手抬臂也很困难。疼痛一般不是剧痛,多为钝痛,也不一定扩散到腕部和手指,通常仅限于前臂内侧,应注意与颈椎病相鉴别。

5、呼吸急促。有些患者除了心脏病常见的症状外,还会出现呼吸急促、喘不过气来的症状,这种呼吸困难往往被人们称为气不够用。静坐休息几分钟后,呼吸似乎可恢复平静,但是当患者重新走动时,气喘又开始。这种气喘常常被人认为是肺病,尤其是患有老慢支的老年人,容易被忽视。

6、严重疲劳感。体力活动或快步走之后出现严重疲劳感,甚至疲劳得连伸直身子的力量都没有。疲劳并不局限于四肢,而是全身性的。如感到不好解释的前所未有的严重疲劳,应尽快去医院检查。

7、异样不适感觉。不少心脏病幸存者事后常说,在心脏病发作之前几小时、几天甚至几周时,身体就有异样的不适感觉。大约20%的心脏病患者在发作前有一段相对平静的时期,这个时期往往不引人注意,就连体检时医生也会忽视。因此,如果你的身体有异样的不适感觉,应该到医院进行检查。

心脏病发作的心脏外征兆看似平常,其实很重要。我们如果能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将会对及时发现及时诊治心脏病有一定的帮助。

 

之二

家庭心脏急救基本技能

     心脏病抢救要争分夺秒。心脏停跳20秒钟,人就会丧失意识;1分钟后呼吸停止;4-6分钟后缺氧将对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将导致病人死亡。病人家属学一些基本的急救技能是必要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步骤:

胸外按压(Circulation,C):

     胸外按压就是在体外对心脏部位胸廓人工施加压力,促使心脏工作,维持血液循环。这里要特别指出,应将病人置于硬板床或平整地面上,否则将会影响效果。将自己手的中指对着病人颈部下方的凹陷处,手掌贴在胸廓正中,另一只手压在此手上,两手掌根重叠,手指相扣,手指翘起,离开胸壁,两臂伸直垂直向下压,每压一次使胸廓下陷3-5厘米,然后放松,反复进行,每分钟100次左右为宜。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应同时进行时,以每按压30次吹气2次为宜。

 

通畅呼吸道(Airway,A):

     通畅呼吸道将病人解开衣领扣子,抬至通风的地方,戴假牙的病人一定要取下假牙。使病人处于仰卧体位,平躺在坚固硬板床或地面上,用手按压病人额头并稍加用力,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置于病人下颌将其上提,使头部后仰以保持气道通畅。

 

口对口吹气人工呼吸(Breathing,B):

     口对口吹气人工呼吸,救护者深吸一口气,用压病人额头的拇指、食指捏住病人鼻孔,双唇将病人嘴包严,再进行口对口吹气。每吹气一次,随后放开捏病人鼻孔的手,使其将气呼出。救护者侧转头,吸入新鲜空气,观察病人胸部起伏,再进行第二次吹气。一般以吹气后病人的胸廓略有隆起为宜。

 

除颤(Defibrillation,D):

     除颤一般是指医院的电除颤,但在家里发生紧急情况,病人出现心跳呼吸停止,意识丧失,四肢抽动时可进行徒手心前区叩击。将救护者的一手中指对着病人颈部下方的凹陷处,手掌贴在胸廓正中,另一手握成拳头较为有力地叩击放在病人胸前的那只手。每次叩击相当于对心脏释放5J的电能。

版权所有:Copyright (C) 扬州市医学会
备案:苏ICP备15031937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3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