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及其预防
血脂是指血清中所含脂质的总称,由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和非游离脂肪酸共同组成, 它们与不同的蛋白质结合在一起,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于血液中。其中,胆固醇由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组成,且有好坏之分。
HDL-C是“好”的胆固醇,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可以将所食的油腻食物中有害的胆固醇从血管内壁带到肝脏,经吸收和有效利用,然后排出体外。
LDL-C是“坏”的胆固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元凶。血液中LDL-C增加,一旦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因素使血管内皮有漏洞,它们就会钻到动脉的内皮下面,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最终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高脂血症是指由于体内脂肪代谢的异常导致血脂水平的升高。是“沉默的健康杀手”。
过多的脂质沉积于血管壁,可引起动脉狭窄甚至阻塞、形成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引起心血管疾病,包括心绞痛、心肌缺血、急性心肌梗死,以及脑血管疾病,包括脑血栓、脑梗塞、脑出血、急性脑卒中(中风) 。
可引起血脂紊乱的饮食因素包括:能量摄入过多;脂肪特别是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胆固醇摄入过多;小分子碳水化合物(单糖、双糖)摄入过多;动物性蛋白质摄入过多;膳食纤维摄入过少。
易得高脂血症的人群有:有高血脂家族史者;已有冠心病、脑血管病或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病者;有糖尿病、肥胖者;有冠心病或动脉粥样硬化病家族史者,尤其是直系亲属中有早发病或早病死者;40岁以上男性或绝经期后女性。饮食不当(高热量、高胆固醇、高饱和脂肪酸类的食物)、运动量少长期静坐者;生活无规律、情绪易激动、精神处于紧张状态者;长期吸烟、酗酒者。
饮食治疗是高脂血症治疗的基础,无论是否采取任何药物治疗之前,首先必须进行饮食治疗。饮食治疗无效时或病人不能耐受时,方可用药物治疗。在服用降脂药物期间也应注意饮食控制,以增强药物的疗效。
血脂紊乱的营养膳食处方原则:
1、控制总能量摄入。如果有超重或肥胖,需每天减少食物总量的10%或以上。
2、低脂低胆固醇饮食:限制动物性食物、油炸食物、纯热能食物的摄入量,如肉、内脏、蛋黄、炸薯片、白糖、烹调用油、糕点等。去皮瘦肉、鱼虾(1~2两),烹饪用油(不超过半两),胆固醇不超过300毫克。
3、适量增加膳食纤维高的食物,如蔬菜(不含土豆、芋头,1斤左右)、水果(不含高糖荔枝等,半斤左右)、魔芋、菌类。
4、适当增加大豆制品,如豆腐(1~2两)。
5、可适量饮红葡萄酒(每次1两左右,一天可两次),戒其他酒。
6、节制主食。以标准粉、粗米、全谷食物为主食(2~8两)。体重超重或肥胖者尤应注意节制。忌食纯糖食品及甜食。
7、增加牛奶或酸奶(0.5~1斤)。
8、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比例:15%、55~65%、20~25%。
9、以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多的橄榄油做烹饪用油。不饱和脂肪酸能够使血液中的脂肪酸谱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能够减少血小板的凝聚,并增加抗血凝作用。能够降低血液的粘稠度。烹调时,应采用植物油,如橄榄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茶油、芝麻油等,每日烹调油10毫升~15亳升。
10、补充膳食纤维制剂,20~25克/天。
11、配合运动处方。
已发现许多食品具有降血脂作用: ①大蒜:大蒜可升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对防止动脉硬化有利。 ②茄子:茄子在肠道内的分解产物,可与过多的胆固醇结合,使之排出体外。③香菇及木耳:能降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据研究,其降胆固醇作用,比降血脂药物安妥明强10倍。 ④洋葱及海带:洋葱可使动脉脂质沉着减少;而海带中的碘和镁,对防止动脉脂质沉着也有一定作用。 ⑤大豆:研究人员发现,每天吃115克豆类,血胆固醇可降低20%,特别是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有关的低密度脂蛋白降低明显。 ⑥茶叶:茶能降血脂,茶区居民血胆固醇含量和冠心病发病率明显低于其它地区。⑦鱼类:鱼中含有大量高级不饱和脂肪酸,对降血胆固醇有利。渔民冠心病发病率低于内陆居民,就是证明。 ⑧植物油:含有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能降血胆固醇,尤以芝麻油、玉米油、花生油等为佳。 ⑨其它食物:如山楂、芹菜、冬瓜、粗燕麦、苹果等,均有不同程度降血脂作用。
高脂血症患者饮食和运动原则有:
1、3-5-7饮食原则
3 高 (高纤维、新鲜度、植物蛋白质)
5 低 (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盐、低糖及酒精)
7 分饱
2、3-5-7 运动原则
一天步行3公里(或5000 步)
一星期至少5次
运动心率小于(170-年龄)次/分钟
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是防治高脂血症的基础,但其降低血胆固醇的幅度却是有限的。饮食控制试验的结果显示:饮食控制降胆固醇的最大幅度仅为15%。运动疗法的降胆固醇作用也与之相似。因此,对于高脂血症的患者而言,在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的基础上,应加强调脂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