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详情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

帕金森病的防治

2016-07-08

帕金森病(PD)又名震颤麻痹,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流行病学显示,患病率为15~328/10万人口,>55岁人群约1%;发病率为10~21/10万人口/年。PD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社会因素、药物因素、患者因素等有关。PD病理改变为:中脑黑质致密部、蓝斑神经元色素脱失,黑质色素变淡及出现路易小体。PD神经生化改变为:中脑黑质致密部、蓝斑神经元脱失致上述部位及其神经末梢处多巴胺(DA)减少,(DA减少≥70%时产生PD临床表现),而黑质纹状体系统中与DA功能拮抗的乙酰胆碱(ACH)作用相对亢进,DA与ACH平衡失调。帕金森病的特征性的表现是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直、步态和姿势障碍以及运动迟缓。运动迟缓包括起动缓慢,冻结、小步、慌张步态,自发动作减少,写字过小、坐位起立困难、发音困难、构音障碍和吞咽困难等。一般姿势不稳是晚发的症状。在病程的中晚期,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如抑郁、便秘、睡眠障碍、认知损害等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鉴于帕金森病的病因未明,从根本上预防本病是无能为力的。针对帕金森病可能是一种多因素造成的疾病,采取积极的综合性预防措施,也许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可按以下一、二、三级预防进行:

(1)一级预防:加强环境保护和劳动保护。对一些能够产生毒物的工厂应进行严格治理,对废渣、废料、废水进行无毒化处理;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注意饮食卫生,饮用井水比河水更为合理。预防和治疗某些可能引起帕金森综合征的疾病,如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动脉硬化及脑部肿瘤。积极预防一氧化碳、二硫化碳、锰、氰化物的接触和中毒;尽量避免度冷丁类药物的使用;严厉打击贩毒、吸毒。在老年人中积极开展有益于健康的体育活动、娱乐活动,增进健康状况。

(2)二级预防:关键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本病有着较长的代偿期。只有多巴胺能神经元破坏到一定程度,多巴胺的含量降低80%,才会出现典型的帕金森病症状。开展对中老年人的健康查体,尤其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监察,譬如有阳性家族史的人群、动脉硬化以及在有毒环境作业的人群,对肌张力、协调运动和稳定性有怀疑的人群进行随访追踪,以期早期发现本病。对得到早期诊断的病人,采取神经保护剂、中医中药、医疗体育、气功等疗法来控制本病的发展;对失代偿期的早期轻型病人,宜早期应用小量左旋多巴制剂以缓解症状,维持生活和工作能力。在长期用药治疗过程中,如果出现疗效减退,可以加用多巴胺受体增强剂。本病合并其他疾病时,用药方面要注意避免加重帕金森病症状的药物,如利血平类、吩噻嗪类及丁酰苯类等。吩噻嗪类和丁酰苯类药物会阻断后突触的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受体;利血平类药物可减少脑部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储量,均可加重帕金森病的症状。对于早期的病人尤其不可忽视运动疗法、物理疗法、心理疗法等,包括参加一定的体力劳动,加强日常生活中运动、平衡机能的锻炼,关节活动范围和肌力的锻炼,以及言语机能的锻炼。

(3)三级预防:对于中、晚期病人预防的主要目标是延缓致残的过程和威胁生命的并发症。鼓励病人多做主动运动,例如吃饭、穿衣、洗脸、刷牙等。运动虽然不能防止震颤,但是可以防止和推迟关节强直和肢体挛缩。还要注意用药的副反应,如体位性低血压等。克服情绪激动、紧张,保持愉快的心情。对于晚期卧床病人,加强翻身,被动肢体活动,防止关节固定、褥疮、坠积性肺炎等。

治疗帕金森病症的方法有很多,注重疾病正规到位的治疗,对于病情的康复更有帮助,患者务必要谨慎对待疾病到位的康复治疗事宜,以此来更好的提升患者自身健康状况,不同的病情应该采取不同的疗法,对应病情的疗法对于病情康复更有意义。在发病早期就开始接受合理治疗的患者,绝大多数能够延缓病情的发展,病情相对稳定,生活基本能够自理。虽然治疗,但时常中断的患者,大多不能很好地控制病情,病情会出现反复及不同程度加重。发展到晚期才开始治疗的患者,病情往往已很严重,现有的治疗手段对改善病症也很有限,患者通常会出现明显的残障。合理选用药物和理疗,控制或减轻症状,预防继发性的功能障碍;积极进行运动功能训练,尽力改善运动、平衡和协调功能;积极进行作业治疗和言语训练,设法维持或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治疗帕金森病常用的药物包括抗胆碱能药物、金刚烷胺、单胺氧化酶B(MAO-B)抑制剂、 DR激动剂、复方左旋多巴(包括左旋多巴/苄丝肼和左旋多巴/卡比多巴)等等。现有的医疗技术暂不能根治帕金森病。对病人的治疗,主要从减轻病痛、延缓疾病发展,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着手。因此治疗的重点之一就是采用以运动疗法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改善患者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版权所有:Copyright (C) 扬州市医学会
备案:苏ICP备15031937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3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