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夏季需警惕脑卒中
心脑血管疾病在一年四季都有发病,特别是在节气交替的时候发病率会明显上升。夏季气候炎热、出汗多、血液粘稠度增高,容易诱发中风。预防中风应该要以预防为主,特别是健康生活习惯,能够降低中风几率。
一、炎热天气易诱发中风
夏季天气炎热、出汗多、血液粘稠度增高;炎热季节,夜间睡眠不足,交感神经兴奋,全身毛细血管收缩,血流缓慢或血压骤变,容易诱发中风。对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动脉硬化的人,要注意多饮水、保持充足的睡眠、经常监测血压、血糖,以防诱发中风。
中风的高危人群比较多,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工作压力较大、老年人等。另外,抽烟、酗酒也会诱发。如果患者是高龄、肥胖、高血压,甚至有发生过短暂的脑缺血,这些都是属于高危人群。病人的危险因素越多,血脂的控制水平要求比正常人低一点。对心脑血管有威胁的高危人群,如高血压、高血脂、肥胖或有家族史的病人,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70mg/mL以下。
三、天气炎热、大雾不宜外出
卒中发病跟季节有关系,气压低病人的血压就不稳定,容易发病;而且大雾的时候,空气质量不好;炎热天气易出汗,这些都会诱发卒中的发生。
晨练要看天气:一般早上的血压会高一些,我们要求患者测血压有规律性,每天早、午、晚定时测。老年人习惯早睡早起,晨练就要看天气,如果天气正常就没什么问题;如果天气大雾,建议病人不要那么早晨练。晚饭后是夏季户外锻炼的黄金时间。
中风患者适合做的运动是因人而异,一般老年人不要剧烈运动,可以做比较轻缓,如散步、快走、慢跑、太极拳、自行车、游泳等有氧运动;年轻人可以量力而行,打球、游泳都可以,只要不是竞技比赛的都可以。
四、提防中风要关注血压、血脂
血压最好连续几天同一个时间测量,没有什么不适,血压又比较平稳,那基本上是正常的。如果有突然的头晕、头痛,那就要多次检测血压。血压最好控制在140/85mmHg以下、120/70 mmHg以上,太高、太低均不利。同时要避免血压忽高忽低、波动太大等现象发生。一些高血压病人在得知血压高后,往往很着急,希望能很快将血压降下来,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血压降得过快、过低会使人感到头晕、乏力。对于合并脑血管狭窄的高血压病人,为保持充足的脑部供血,应将血压维持在相对高一些的水平。脑血管狭窄程度较重时,如果将血压降得过低,会使本来就已处于缺血状态的大脑进一步加重缺血,发生脑梗死。所以对高血压的治疗应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将血压控制在合理的水平。选用降压药物最好到有经验的心脏内科、神经内科或高血压科;尽量选择长效的钙离子拮抗剂如拜新同、波依定、络活喜等药物,这些药物有抑制动脉内膜的增厚、甚至逆转动脉硬化功效,不要去服用北京降压0号、复方降压片、常药降压片等以利血平为主要成分的药物。
血脂方面,只要到正规医院做检测就可以。甘油三酯与饮食关系密切,要管住嘴,学会“聪明”吃饭,如避免进食含胆固醇高的猪肝、猪心、蟹黄、鸡蛋黄等食物。多吃含钾的土豆、香蕉,可以稳定情绪,保护脑血管。豆类、玉米、小麦、苹果、西红柿、海带以及多种绿色蔬菜都是含镁的“富矿”,能显著降低脑卒中之害。低密度脂蛋白则与脑卒中、动脉硬化关系密切,尽量控制在达标范围之内,而对于已经有脑卒中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则要求常规服用他汀类药物,如立普妥、舒降之、来适可等,此时降脂药物不仅是降血脂、而且有稳定斑块、抗动脉粥样硬化之功效。时间最少6个月,如没有副反应、最好长期服用,若中途停药会导致粥样硬化斑块继续增长、斑块脱落或不稳定的斑块发生破裂,上述情况都会引发卒中再次发生。因此,如果没有其他禁忌症,一般他汀类药物应该长期坚持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