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那些事-----治疗篇
作为一个糖尿病医生,深知糖尿病患者之苦,写下这些文字,让糖尿病友了解糖尿病治疗的发展史、展望一下糖尿病治疗的未来。看完这篇文章,希望大家能学到一些知识,增强一点信心。糖尿病的有效治疗开始于上世纪的20年代,其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1.单纯胰岛素治疗阶段(早期---一枝独秀)
在胰岛素被发现前,医生曾用饥饿疗法治疗糖尿病,但患者都被饿得骨瘦如柴,且平均只能活两年。直到1921年,加拿大的班廷医生发明了胰岛素,令糖尿病治疗进入了新纪元,班廷医生也因此获得了1923年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第一个使用胰岛素的女患者是一名美国社会名流的女儿,12岁时被确诊为1型糖尿病,1922年,15岁的她身高1.58米,体重仅20千克,骨瘦如柴、生活不能自理,奄奄一息。同年八月开始使用胰岛素,随后病情好转,渐渐又恢复到花季少女的模样。她22岁结婚,生了三个孩子,1981年因心脏病突发去世,享年74岁,使用胰岛素59年。90年前,早期的胰岛素制品就显示出了极大的疗效。但在其后的30多年里,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唯一药物。
2.综合治疗阶段(近期---百花齐放)
直到1956年发现首个口服降糖药物(甲磺丁脲)后,科学家们打开了糖尿病治疗的新的天地。新的经典药物不断涌现,1957年二甲双胍,1966年格列苯脲,1980年阿卡波糖,1987年格列奇特,1995年格列美脲,1997年瑞格列奈,1998年罗格列酮等等。这一时期口服降糖药的研制是卓有成效的,每一类药物中均有一系列各具特色的产品相继应用临床,改变了以往单用胰岛素的局面,从不同环节发挥降糖作用,对各种类型的高血糖都能有效控制。与此同时治疗理念也更进一步,提倡以“五驾马车”为纲领的综合治疗方案,重视餐后高血糖控制,提倡口服药联用或口服药与胰岛素联用,广泛开展糖尿病教育和病情监测,使糖尿病治疗进入了规范、有序的轨道,提高糖尿病控制率,减少糖尿病并发症。
3.个性化治疗阶段(现在---春色满园)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诸多糖尿病大型临床研究结果的公布,国际国内的糖尿病医生不断总结经验,制定发表了更符合糖尿病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方案,不只是对所有的患者都采取一种治疗模式,而是依据不同糖尿病患者的疾病特点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及目标,全面保障糖尿病人的生命安全、身心健康、生活质量。这一阶段继续有新经典药物应用于临床,如2005年的艾塞那肽,2006年的西格列汀,2013年的钠-葡萄糖同向转运体-2抑制剂等等。同时糖尿病治疗的手段越来越多,外科医生也加入到早期糖尿病的治疗团队中,手术治疗早期肥胖的2型糖尿病的良好疗效已得到公认,还有胰岛细胞移植、胚胎干细胞或自体干细胞移植等治疗手段的日趋完善,让糖尿病患者及医生对治愈糖尿病充满信心,相信假以时日,糖尿病这个顽疾一定能被我们攻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