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详情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

内分泌疾病的复杂性(四)??电解质紊乱

2016-07-07

 

 

最近也接受了几次记者采访,发现采访可以不用面访,直接用wechat、电话就能搞定。但是个人觉得还是文字写下来比较正式,字字斟酌,不会很随意,导致误会。

内分泌科全称是内分泌代谢病科,包括内分泌腺体疾病和代谢病,而后者包括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失常、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骨矿盐疾病等等。水盐代谢疾病包括脱水、水中毒、高钠血症、低钠血症、高钾血症、低钾血症、高钙血症、低钙血症、酸碱失衡等。因为不在常规体检项目中,患者症状不明显,很多病人容易被误诊,忽略。下面举几个病例。

病例一,中年女性,反复发作肢体乏力三年,外院查血钾低,平素口服补钾,效果不佳,来我院就诊,发现患者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尿PH升高,血碳酸氢盐下降,SSA、SSB抗体阳性,干眼检查异常,唇粘膜活检示干燥综合征,最终诊断:干燥综合征、肾小管酸中毒、低钾血症,予调节免疫、枸橼酸合剂等治疗。

病例二,老年女性,反复骨折,全身疼痛五年,查血钙升高,查甲状旁腺彩超示右侧甲状旁腺区结节,甲状旁腺ECT示右侧甲状旁腺区域异常放射性浓聚,请甲乳外科会诊,手术后病理示甲状旁腺腺瘤,诊断: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状旁腺腺瘤、高钙血症。

病例三,老年男性,纳差,乏力,外院查血钠低,输液补钠效果不佳,入院后限水后血钠上升,胸部CT提示肺部占位,诊断:肺癌、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低钠血症。

病例四,年青女性,既往反复低钾血症病史数年,乏力二小时入院,入院后查血钾、血镁低,最终诊断:Gitelman综合征,低钾血症、低镁血症,最终治疗予补钾、补镁。

内分泌科的疾病有很多属于少见病,在普通内科是不容易遇见的,也容易被忽视,上述几个病例,都是有关电解质紊乱的,有的最终的病因还是其他科的疾病,需要其他科会诊帮助诊治。

病例一诊断里干燥综合征是风湿免疫科的疾病,它的治疗需要风湿免疫科来制定,而低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可以在我科处理,肾小管酸中毒亦可以在肾脏科诊治,所以这需要一个多学科合作、协调诊治。

病例二的疾病是我科的病,误诊的很多,我们曾经遇见被误诊多年的该病,有被当做肿瘤骨转移判了“死刑”的,当然最终诊断是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状旁腺腺瘤、高钙血症,患者手术后高钙纠正,手术治疗需要有经验的外科医生来完成。

病例三的最终诊断是肺癌,引起的表现是低钠血症的表现,治疗需要胸外科、呼吸科帮助,其实这样的类似情况在其他科室还有很多,有的被忽略了,比如脑外伤后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也遇见过肺癌引起高钙血症的(不是骨转移引起的),遇见过肺癌引起低钾血症、代谢性碱中毒的,这些都是异位激素分泌导致,肿瘤分泌的一些异常的激素导致的这些电解质紊乱。

病例四这个病相对少见,我在进修时也遇见一例,一个年轻男病人,在新加坡上大学,在新加坡国立医院发现低钾血症,诊断为甲亢、低钾血症,后回国看病,发现存在低镁血症,最终诊断明确为甲亢、Gitelman综合征、低钾血症、低镁血症。

电解质紊乱是很复杂的,最近医学界内分泌频道有个反复高钾血症的病例,是美国梅奥医学中心的病例,最终诊断是低肾素性醛固酮减少症,相当的罕见。高钾血症容易想到的是肾功能不全、保钾药物的使用、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醛固酮减少症不容易想到。

电解质紊乱中牵涉的激素很多,也有很多东西没有搞清楚,难以搞清楚,所以有很多情况暂时无法明确病因的,这时候需要随诊观察。医学在不断进步,随着研究的深入,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逐渐会得到揭示。医学无止境,我们应该认识到疾病的复杂性和自己所学知识的片面性,应该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我,尽量拓展思路,认真对待诊断中的每一个变化、异常,多科协作,使诊断成功率得到提高。

版权所有:Copyright (C) 扬州市医学会
备案:苏ICP备15031937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3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