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合理用药
老年人由于各器官贮备功能及身体内环境稳定机制随年龄而衰退,因此,对药物的耐受程度及安全幅度均明显下降,预测和掌握老年病人对各种药物最合适用量是非常困难的。对老年人的用药必须个体化,需要根据每个病人的年龄、体质、脏器功能(特别是肝脏和肾脏)选择确定用药品种、给药途径和剂量。据有关资料统计,在41?50岁的病人中,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率是12%,80岁以上的病人上升到25%。同时,老年人用药不仅出现ADR发生率较年轻人为高,而且一旦出现,其严重程度亦较年轻人为高,甚至导致死亡。因此,老年人用药,首先应掌握一定的用药原则,预防ADR的发生。
老年人用药,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老年人有药,除注意个体化之外,比较合理的药量应按体重计算。根据体重、年龄、疾病轻重,老年人用药量一般可按成人的1/2~3/4计算。家属给老年病人用药时,应使用最低剂量,通常开始剂量可以是成人常规剂量的1/2~1/3,以后逐步增加到3/4。只有抗菌素是例外,由于老年人机体抵抗力下降,感染常难以控制,故常将两种抗生素并用,而且在短时间内剂量可高于成年人,但待病情控制后应及时减量或停药,不可长期应用。为有效、安全、合理用药,老年人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掌握用药指征,合理选择药物。老年人用药一定要掌握少而精的原则,选择药物时要考虑到既往疾病及各器官的功能情况。对有些病症可以不用药物治疗的就不要急于用药,如失眠、多梦病人,可通过节制晚间紧张的脑力劳动和烟、茶等,而收到良效。老年人精神情绪抑郁,可通过劝慰,心理指导等治疗,其效果常比用药好。
2. 从整体出发,慎重考虑,避免不必要的用药。发病后要到医院确诊,防止滥用药与长程用药,用药剂量应为成人剂量的1/3-1/4 。老年人往往同时患多种疾病,用药品种多,用药矛盾多,加之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协同与拮抗),因此,用药最好控制在5种之内,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3、慎重选择药物剂量及给药方法。老年人要根据个人的体质、体重、肝、肾功能状况决定用药剂量。用药应从小剂量开始,密切观察疗效,根据人体反应调整用药剂量、用药次数、间隔时间,逐步寻找最佳方案。对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很接近的药物,如氨茶碱、狄高辛等,最好进行血液浓度监测,根据测定参数调整给药方案。服用对肝、肾功能有影响的药物,应注意病情变化,及时检查肝、肾功能。
4、防止滥用药。有的老人热衷于偏方或为了省钱,在街头巷尾找人看病,也不知医者的底细和有无开业执照,也不知道药物是否通过国家卫生部门鉴定,这是非常危险的。还有些老年人不了解药物的性能和作用,盲目用药,这同样是有害的。因此,一旦出现药物的毒副作用或用错药物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送医院救治
5、另外,家属及患者要尽可能学一点自己常用药物的合理用药的知识,正确认识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通过门诊、咨询等方式,准确地了解病情和用药知识。并注意观察老年人用药后的反应,如:有无发热、寒战、皮肤瘙痒、红斑,以及血压、呼吸、心率、心律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异常。
6、对老人用药应实行必要的监护,老年人长期自己管药用药易发生差错。补药虽好,但也不可随意服用,应按医嘱,否则可能适得其反。
7、掌握最易出现不良反应的药物 1、地高辛 2、普萘洛尔 3、利多卡因 4、哌替啶 5、安定 6、锂盐7、左旋多巴 8、苯妥英钠 9、吩噻嗪类 10、阿米替林、丙咪嗪 11、肝素 老年患者 12、对乙酰氨基酚 13、利尿剂 14、庆大霉素、卡那霉素 15、青霉素 16、头孢菌素 17、四环素 18、博来霉素 19、铁制剂 20、左旋多巴 21、苯巴比妥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