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难而上闯难关、介入治疗显神威
患者徐某,女,81岁,因“确诊气管肿瘤三月余,气管支架置入两月,气喘、痰血半月”急诊入院;入院后诊断为气管肿瘤 气管支架置入术后;入院后查胸部CT提示气管支架内肿物,气管狭窄达75%左右,患者气喘明显,在患者身边就可听见明显喘鸣音,静息鼻导管吸氧状态下血氧饱和度维持在85%左右,稍事活动SPO2即有下降。
患者随时有发生痰阻或咯血窒息,进而危及生命可能,必须尽快解决气道梗阻。经我院肺癌联合诊治中心讨论,患者无手术指证,局部放疗短期内不能解决梗阻,缓解气喘症状,甚至有可能进一步加重气道阻塞。目前患者再次放置气管支架已无可能,要尽快解决气道梗阻,唯一方法就是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术前我科徐兴祥主任和介入组医师充分评估患者病情并分析其难点:1.患者高龄,有高血压病史,目前气喘明显,血氧饱和度低,治疗开始阶段缺氧会进一步加重,有可能诱发心律失常及心脑血管并发症;2.对患者而言,高流量吸氧有助于纠正缺氧,但治疗过程中,需低流量给氧,否则有可能引起气道着火或爆炸;3.治疗过程中,会发生出血,如出现大出血,将很快导致窒息;4.患者狭窄段就位于声门下方,加上有气管支架存在,如抢救气管插管也比较困难;5.为让患者能够自主咳嗽、咳痰,全麻不适用,需采用局部麻醉。为此在治疗之前,向患者家属充分告知病情及风险,如不尽快治疗,患者很快会窒息而亡,家属同意治疗后,我科制订了详细的治疗方案和应急措施。
治疗当天,患者镇静、局麻满意后予心电监护、吸氧,一名护士专门负责观察监护仪,根据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随时调整吸氧流量,另外一名护士与操作医师密切配合。经右侧鼻孔进镜后发现声门下方约4cm处可见气管支架及支架内肿瘤,仅肿瘤左侧与气管支架之间有一小缝隙,镜下气道狭窄面积达80%以上,追加麻药后,根据镜下具体情况综合运用氩气刀、高频电刀消融肿瘤组织,并予活检钳清除坏死组织,有出血及时吸出,并局部应用止血药物;一旦血氧饱和度下降到60%以下(该患者最低时血氧饱和度仅30%),立即停止治疗,加大氧流量,待血氧饱和度上升到85%左右,立即抓紧时间继续治疗,经反复多次治疗后,支架内肿瘤绝大部分被清除,气管管腔几乎完全通畅,气管镜可直接到达隆突,患者呼吸困难明显缓解,不吸氧状态下血氧饱和度可达95%,为下一步放疗提供了机会。
大气道病变,如肿瘤、肉芽肿、气管切开后肉芽增生、气管异物等可以引起严重的呼吸困难、喘鸣、咯血以及阻塞性肺炎等症状,甚至威胁病人的生命。对于大多数病人来说,外科手术切除及气道重建是最佳的治疗方法。对于由于解剖学限制、转移性病变或全身情况无法耐受手术的病人而言,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其治疗目的是解除气道梗阻,恢复气道通畅,改善通气状况和生活质量,并且有可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因风险高、技术难度大,目前江苏省内仅有几家大医院开展,我科开展经支气管镜介入诊疗近一年,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目前我科常规开展经支气管镜淋巴结针吸活检术(TBNA)、氩气刀、高频电刀、冷冻、经支气管镜气管支架植入、气管球囊扩张、超声小探头引导下肺活检术、内科胸腔镜等呼吸介入技术,希望在院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各兄弟科室通力合作,为我院呼吸介入治疗水平迈上新台阶做出一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