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输血知多少
随着临床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尤其是大手术、复杂手术的开展, 病人不可避免的需要术中输血,但是异体输血可能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如急性溶血反应、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等。因此,如何在保证病人安全的前提下减少异体输血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在我们麻醉科与手术室及外科各专科积极配合,大力开展自体输血工作。
什么是自体输血呢?简单地说,异体输血是病人输注别人的血,而自体输血是病人输注自己的血,即将接受手术者的血液或血液成分预先或在术中采集、贮存,再回输给受术者。自体输血与异体输血相比,其优点在于:自体输血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可以节约用血,弥补血源不足,减少患者医疗经费开支,这在国际上被公认为最安全、经济的输血方式。同时,自体输血最主要的一大好处是能有效减少输血传播疾病,保证用血安全。自体输血还可以解决特殊稀有血型的供血问题;使用方便、及时快捷,有利突发大出血又未备血病人的抢救。
自体输血好处那么多,每个病人都能用吗?会影响健康吗?只要患者身体一般情况好,血红蛋白>110g/L或红细胞压积>0.33,都适合自体输血。正常情况下,人体全身血液占体重的8%,如果采400-600毫升血,只占全身血液的1/10左右;人体还有脾脏、肝脏这两个“小血库”,当周身血容量减少时,它们会立即将储存的血补充到血液循环中去。所以,小量采血一般不会有明显的不适感,不会影响健康,而且所采的血很快就会回输给本人。
自体输血方法有哪些呢?一般有三种方法:预存式、稀释式及术中回收式。 预存式指在手术前提前采血。主管医生开出医嘱及输血申请单,送到输血科,
由输血科医生于手术前3天完成采集血液(通常为200~400 ml),采集血液保存在输血科的专用贮血冰箱(2-6℃),于手术当天进行回输。稀释式指在手术前即刻从大静脉将患者的血液放出,同时输入晶体液或胶体液以维持正常血容量,使血液适度稀释,降低红细胞压积,使手术出血时血液的有形成份丢失减少,然后根据术中失血及患者情况将自身血回输给患者。术中回收式指使用吸引器等装置回收手术野、创面或术后引流的血液到血液回收机,经滤过、洗涤和浓缩等步骤后再回输给患者。目前,我科已常规开展这三种自体输血方法,大大减少了异体输血。
自体输血已广泛地应用于骨科、大血管外科、心脏外科、神经外科、妇产科等临床领域,它能有效地防止感染性疾病传播,不仅可以避免异体输血所致的各种输血后合并症的发生,而且可以节约血源,弥补血源不足。总之,自体输血的目的就是提前保存病人的自身血液, 减少自身血液的丢失, 避免血液受到损害和污染,合理地利用病人自身血液,保证病人的用血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