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与麻醉医生
麻醉(anesthesia)一词源于希腊语 “an” 及 “aesthesis” ,表示“知觉/感觉丧失”。感觉丧失可以是局部性的,即体现在身体的某个部位;也可以是全身性的,即体现为全身知觉丧失,无意识状态。
在《辞海》中,“麻”为麻木与感觉不灵之意。也可以说,所谓“麻”是指麻木不痛,痛觉消失,其机制是在外周神经传导功能被阻断(又称传导麻醉)。“醉”是饮酒过或药物作用神志不清或暂时失去知觉。或者说,“醉”是因大脑皮质功能受到抑制,脑神经细胞运动功能受到深度抑制后,出现的意识不清、全身知觉消失状态。因此,麻醉,可以顾名思义地理解为,麻为麻木、麻痹,指感觉(包括痛觉)的缺失;醉为酒醉昏迷,指知觉意识的缺失。简单通俗来讲,麻醉就是痛觉或/和知觉的暂时消失。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麻醉”的例子。举个最常见的“麻”的例子:当两腿交叉坐久后,下腿会感到麻木,就是因为腿部的神经受到压迫,致血液循环不良、缺血,造成神经传导功能受阻,使远程的外来痛觉刺激不能“传入”大脑,大脑中枢接不到外来的刺激讯息,自然就无法“传出”痛觉。再举个“醉”例子:一个喝醉酒的人,当脑血中的酒精浓度增加到某种程度时,先是兴奋,继则抑制,导致人事不醒,进入了“醉”的状态。因此,有“麻”不一定有“醉”,有“醉”不一定有“麻”。
“麻醉”被应用到医学上,其含义是通过药物或其他医学方法使病人的整体或局部暂时性或可逆性地失去感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为手术治疗或者其它医疗检查治疗提供条件。
随着医学的发展,“麻醉”已经成为一门系统化的学问,即麻醉学(anesthesiology)。麻醉学是运用有关麻醉的基础理论、临床知识、专门技术和设备,以消除病人手术疼痛,保证病人安全,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的一门科学。现在,麻醉学已经成为临床医学中一个专门的独立学科,并衍生出许多分支,主要包括临床麻醉学、急救复苏医学、重症监测治疗学、疼痛诊疗学和其他相关医学及其机制的研究与应用,是一门研究麻醉、镇痛、急救复苏及重症医学的综合性学科。其中临床麻醉是现代麻醉学的主要部分。麻醉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也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许多新理论、新技术、新药物、新型仪器设备都在麻醉临床与研究中得到应用,也有许多新问题、新知识、新理论有待广泛深入探索。
一、麻醉的历史
早在150多年以前,只有相当少的手术能够进行,在现在看来非常容易治疗的疾病如阑尾炎,在当时都是致命的。手术时须将病人牢牢地捆在床上或由几个人按住,手术才能进行,因为病人可能因为剧痛而拼命挣扎。一些杰出的医学家经过不懈的努力,终开麻醉之先河。1842年佐治亚的Crawford医生第一次使用乙醚麻醉使病人手术当中解除了痛苦;1844年Horace wells医生用笑气麻醉进行牙科手术;1846年Williom Morton医生使用乙醚麻醉。很快笑气、氯仿、乙醚等麻醉药物广泛用于解除手术病人的痛苦,使手术治疗疾病时更为人道。麻醉学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
二、麻醉医生在现代医学中的角色
大多数人认为麻醉医生是通过药物治疗解除疼痛、并使病人失去知觉的医生。但是很少有人认识到今天的麻醉医生在手术室内的任务除保证病人的舒适之外,更重要的是在手术期间和麻醉恢复期对由多种因素(麻醉、手术等、原发疾病)引起的重要生命功能的变化进行监测、诊断,并由此进行治疗,保证围术期病人的安全。因此,业界有一形象的说法:“外科大夫治病,麻醉大夫保命”。
麻醉医生需有广泛的知识才能胜任麻醉工作,需具备病理生理、药理、内科、外科、妇儿、麻醉等基础和临床医学多学科的知识。
麻醉医生对围术期(手术中和术前、术后的一段时间)病人出现的医疗问题进行治疗。麻醉医生术前对病情进行判断,依据病人的身体情况,考虑个体差异,并依此制定麻醉方案,在术中利用先进仪器监测病人的重要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血压、心脏、神经系统、肝肾功能等,对病情作出准确的诊断,维持病人的生命。
麻醉医生的工作范围除手术室,还有重症监护、疼痛治疗等。
作为麻醉医生,我们的主要目的是给病人提供最好的麻醉治疗,安全、舒适、没有痛苦。
三、麻醉的方法
麻醉方法大概可以分为三种:全身麻醉、区域阻滞麻醉、局部麻醉。每一种都有很多形式和用途。
一些手术可以采用多种麻醉方法,麻醉医生在了解情况之后,将会告知采取何种麻醉方法,如何麻醉、对你有何影响,如果你对某种麻醉有自己的看法,可以和医生讨论,虽然医生的看法是专业性的,他还是会考虑病人的意见,以便制定有效的计划。
不同麻醉方法在不同部位阻断痛觉的传导。想象神经系统是一个电话系统,大脑是总机、神经是电话线、身体的疼痛部位是电话机,全麻主要作用于大脑,区域阻滞作用于电话线,局麻作用于电话机。
例如,脚需要做一个小手术,可用局部麻醉、使手术部位的神经阻断,不能传达到神经系统。
如果需要进行较大的手术如大腿骨折,就需要区域神经阻滞,常用的有硬膜外麻醉,它是通过临时性阻断大量的神经丛使痛觉信号不能上传到脊髓、大脑以达到大范围的消除疼痛的目的。好比电话线被暂时阻断,这一区域的电话都不能到达总机一样。
如果病人需要特殊的手术如心脏手术,全麻是最好的。全麻会暂时使你的意识丧失,察觉不到由神经系统传递来的疼痛信号,不能形成意识、痛觉、情绪,好比总机接线员暂时休息,所有的电话暂不能接通。
复杂手术进行全麻时,麻醉医生将选择多种药物以便达到不同的目的。他们使用吸入性麻醉药、静脉麻醉药使丧失意识;肌松药使肌肉松弛;镇痛药消除疼痛;其他药物(非麻醉性药物)维持基础生命功能,麻醉医生应多种药物协调应用,按个体差异合理用药。
四、全身麻醉到底怎么回事?
全麻由三个过程,分诱导、维持、恢复阶段。麻醉前先建立静脉通路,相应监测仪的连接。作出麻醉前生命体征的评价。
1、诱导期
麻醉诱导的目的是使病人从清醒的状态转变为麻醉状态的过程。通常使用静脉全麻药,镇痛药、肌松药等,病人在几分钟之内发生如下变化:由意识清醒转为意识消失;呼吸停止,并将气管导管插入肺内,用呼吸机代替病人的呼吸;痛觉消失等。这期间病人生命功能发生较大变化,需严密监测,随时准备处理发生的情况。
2、维持期
诱导期过后,不断应用各种麻醉药物以维持合适的麻醉深度,并根据麻醉深度和药物对病人的影响调整用药,随时观察和处理手术操作对病人生命的影响,以确保病人的生命安全。
3、恢复期
当手术结束后,病人进入恢复期。麻醉药物将被停止使用,意识和呼吸将逐渐恢复,当生命体征恢复稳定后,拔除气管导管。
五、为什么麻醉医生要问许多问题
因为手术和麻醉将对人体产生很大程度的影响,所以麻醉医生要尽可能多的了解他的病人。麻醉医生除在手术中使你解除疼痛、舒适外,对重要生命功能的维持负绝大部分的责任,所以手术前麻醉医生了解病人的医疗状况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包括以往疾病史、近期用药、过敏史、以往麻醉史等,以便在手术过程中提供最好的麻醉处理,对手术中发生的情况作出快速、准确的判断和治疗。
有一些病人在接受手术时伴有其他疾病如糖尿病、哮喘、气管炎、高血压病、心脏病或其他疾病。在麻醉医生术前访视病人时,你应告知医生你的以往病史,使麻醉医生有所准备,对一些疾病在麻醉过程中进行治疗,以免影响到生命安全。
六、为什么病人在手术前要禁食、禁饮
禁食和禁饮是非常重要的,可使呕吐、误吸的几率大大降低。一旦发生胃内容物误吸,可能引发吸入性肺炎,并因此导致呼吸衰竭,甚至影响生命安全。所以为了你的安全,应遵循医生的嘱咐,术前应禁食和禁饮。
七、监护仪??警惕的眼睛
正如上述,麻醉医生肩负着手术期间病人生命安全的绝大部分责任,因此手术中常常要使用许多的监护仪器,严密监测病人的血压、呼吸、心率、心电、血氧、血气、中心静脉压、肌松、温度等,分分秒秒地了解病人的变化信息,及时准确地评价病人的情况,以做出迅速正确的处理,保障生命安全。
八、什么是麻醉的风险
所有的手术和麻醉都有一定的风险,由手术的方式、病人的身体状况、麻醉医生的个人经验等多种因素决定。《麻醉知情同意书》中对此有比较详细的说明,建议你和你的家人认真阅读。
幸运的是,真正的麻醉负作用较少。医生会采取措施预防和避免危险的发生。你可以向你的麻醉医生询问关于麻醉的相关危险。
在我国有很多人对麻醉有一些偏见,认为麻醉不好,认为麻醉对身体有影响。有些人害怕麻醉,只在万不得以的情况下,通常是在有威胁生命的疾病情况下,才不得不接受麻醉。其实,麻醉对消除疼痛和对病人生命功能的保证作用,其积极意义远远大于麻醉本身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麻醉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它发生危险的可能性有多大呢?美国麻醉医生协会统计,在剖宫产麻醉和分娩镇痛时,由硬膜外麻醉本身引起的产妇死亡率是百万分之1.7。大连市一年车祸死亡率就远远高于这个数字。
九、结语
有些病人手术前可能有威胁生命的严重疾病,有些手术操作本身就对生命构成威胁,有些麻醉如复杂的全身麻醉也产生较大影响。这些病人能安全度过手术期、麻醉期,绝大部分要依靠麻醉医生的工作。
麻醉医生利用先进的仪器随时监测病人的生命功能,如发现由手术、麻醉、病人的原有疾病产生威胁病人生命的问题,就采取各种治疗措施,维持病人生命功能的稳定,保证病人的安全。没有麻醉全球每年有几千万病人的痛苦不能解除,没有麻醉其中的很多人会因此而死亡。
麻醉医生在治疗疼痛方面受到专门的训练,在手术中、术后、分娩、癌症晚期等多种急慢性疼痛治疗中占主导地位。对一些身体健康但主要问题是疼痛的病人,解除他们的疼痛,意义同样是非常重大的,分娩镇痛就是典型的例子。
今天,不能想象没有手术治疗疾病我们的生活会怎样,同样不可想象的是没有麻醉的手术将会怎样。由于麻醉学在维持病人的生命功能上的理论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外科在诸如心胸、中枢神经系统等以往被认为是生命禁区的领域得以进行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