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灼口综合征
在临床工作中,常见到一类以口舌灼痛为主诉,但检查后并没有器质性病变的患者。这就是灼口综合征。灼口综合征是指发生在口腔黏膜,以烧灼样疼痛感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症状,常不伴有明显的临床损害体征、也无特征性的组织学改变。以舌部为主要发病部位,又称为舌痛症、舌感觉异常、口腔黏膜感觉异常等。该病临床并不少见,在更年期或绝经期妇女中发病率高,女性患者约为男性患者的7倍。
灼口综合征的病因复杂。目前认为可能的诱发因素有局部、系统、精神和神经因素等多方面。传统的观点认为精神因素占突出位置。局部因素包括残根残冠、真菌感染等;全身因素包括更年期综合征、糖尿病、医源性菌群失调、维生素缺乏等。其临床上有三个典型特点: 1.最常见的表现:持续症状在醒来后整个一天的时间。2.晨起时没有或有少许的烧灼感,症状在白天随时间推移加重,晚上症状最重。3.最不常见的表现:间歇性的症状,存在无症状日。
诊断灼口综合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口腔黏膜(以舌表面为主)烧灼样疼痛,或具有异常感为主诉;
2.舌部以及口腔黏膜五器质性病变;
3.无全身性器质性病变,如贫血、糖尿病、结缔组织病等;
4.未服慢性病药物,如心血管等常用药;
5.不符合神经分裂症等心因性神经障碍的诊断。
因灼口综合征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仍缺乏特异的特效方法。治疗主张全身和局部、中医和西医、生理和心理相结合。对症治疗需消除局部刺激因素,积极疼痛明显者可局部应用止痛药物。全身治疗需积极治疗全身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贫血、维生素缺乏等。营养状况不良者可适当补充维生素类、叶酸等。失眠、抑郁明显者可用谷维素、维生素B1等药物,氯硝西泮等抗抑郁药物可能对于该病的治疗有一定帮助。心里疏导等心理治疗也有一定疗效。
灼口综合征的预防:
1.更年期前后女性要注意休息,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过度疲劳;
2.避免过度劳累和紧张,生活起居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
3.保证饮食均衡,多吃一些新鲜蔬菜水果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4、避免伸舌自检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