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详情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

浅谈流行性腮腺炎

2016-07-06

 

 

流行性腮腺炎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多发于春季。近日流行性腮腺炎的患者明显增多。以耳下部肿大,即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为突出的病征,病毒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关节等几乎所有的器官,常可引起脑膜脑炎、睾丸炎、胰腺炎、乳腺炎、卵巢炎等症状。而且一般成人患者比儿童患者的症状较严重。因此,对于流行性腮腺炎的患者需要足够的重视,需要卧床休息及积极护理治疗。

流行性腮腺炎潜伏期8~30天,平均为18天。起病大多较急,有发热、寒意、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数小时至1~2天后,腮腺即显著肿大。发热自38~40℃不等,症状轻重也很不一致。腮腺肿胀最具特征性,一侧先肿胀,但也有两侧同时肿胀者;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而具坚韧感,边缘不清。当腺体肿大明显时出现胀痛及感觉过敏,张口咀嚼及进酸性饮食时更甚。  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偶尔1周后)累及对侧,双侧肿胀者约占75%。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同时被波及,颌下腺肿大时颈部明显肿胀,颌下可扪及柔韧而具轻触痛的椭圆形腺体:舌下腺也可同时被累及,舌下腺肿大时可见舌及颈部肿胀,并出现吞咽困难。腮腺肿胀大多于1~3天到达高峰,持续4~5天逐渐消退而回复正常。整个病程约10~14天。不典型病例可无腮腺肿胀而以单纯睾丸炎或脑膜脑炎的症状出现,也有仅见颌下腺或舌下腺肿胀者。

流行性腮腺炎的确诊还可通过外周血象及.血清和尿淀粉酶测定检查。 通常白细胞计数大多正常或稍增加,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有并发症时白细胞计数可增高。 90%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有轻至中度增高,尿中淀粉酶也增高,有助诊断。淀粉酶增高程度往往与腮腺肿胀程度成正比,但其增高也可能与胰腺和小肠浆液造酶腺病变有关。

流行性腮腺炎的治疗主要通过抗病毒治疗,唾液腺导管开口于口腔,口腔为有菌环境,因此腺体的肿胀可能会导致腺体的继发感染,因此除需要注意口腔卫生,对腺体肿胀压痛明显的患者还需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通过飞沫传播。在治疗过程中需隔离患者使之卧床休息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并且注意口腔清洁,改食以流质、软食为宜,避免酸性食物,保证液体摄入量。

下面推荐两种适宜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食物,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1.流行性腮腺炎食疗:

  1)【凉拌黄花菜】

  配方: 黄花菜30克,海带丝30克。

  制法: 先用温水将黄花菜浸泡,洗净后与海带丝同煮熟,沥去水,放凉,加调料拌匀。

  功效: 清热消肿散结。

  用法: 佐餐服食。

  2)【绿豆黄豆汤】

  配方: 绿豆100克,黄豆50克,白糖30克。

  制法: 将绿豆、黄豆加水适量,煮至烂熟,加入白糖搅匀。

流行性腮腺炎的预后多良好。个别伴有严重并发症。如重型脑膜脑炎及心肌炎、肾炎等必须慎重处理,积极抢救。

  

 

版权所有:Copyright (C) 扬州市医学会
备案:苏ICP备15031937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3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