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详情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

老年颈椎病保健

2016-07-06

 

 

颈椎病是颈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颈动脉、交感神经等)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在我国,颈椎病患病率较高,疾病顺位靠前,不同地区的颈椎病患病率为8.1%-19.1%。一些特殊人群颈椎病患病率更高。大学教职工为10.8%,老年人群为25.0%,机关人员为27.3%.白领人群为33.9%,公务员为54.8%。在某些人群中有上升趋势。与颈椎病相关的抑郁情绪和失眠亦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从疾病顺位和患病率考虑.颈椎病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老年人全身情况和内分泌水平均发生较明显的改变,表现为椎体骨质增生、椎问盘退行性改变,导致颈椎管继发性狭窄,颈椎不稳。

除颈肩部疼痛不适外,颈椎病的症状还与刺激或压迫的组织有关。如压迫神经组织,则多出现前臂和手指放射样胀痛或刺痛;压迫脊髓组织,往往表现为手足无力,胸部有束带感,走路不稳甚至如同踩在棉花上一样,严重者还会导致四肢瘫痪、大小便失禁;如压迫椎动脉,常见是头痛、头晕、耳鸣、眼花、记忆力减退等。提到颈椎病的保健,人们往往容易陷入多活动甚至盲目活动的误区。殊不知,颈椎病的防治应动静相宜。所谓“动”,主要是指通过肢体功能锻炼增强四肢肌力,调整整体活动的协调性。可以做做手肌锻炼和步行锻炼。手肌锻炼方法包括拇指对掌练习、握拳后用力伸指锻炼、分指锻炼、夹纸锻炼及健身球锻炼等,每日3?4次,每次持续20~30分钟;步行锻炼以不感觉疲劳为度。而“静”则是指尽可能减少颈部活动,因为一方面局部摩擦活动后会出现水肿,使突出物体积更大,压迫更明显,另一方面,反复摩擦也会使脊髓、神经、血管的损害加重,因此颈椎活动锻炼对老年人颈部保健有弊无益。颈部适当制动,比如在医生指导下戴颈托,防止过度屈伸活动,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颈椎病的病程。日常生活纠正生活、工作中头颈部不良姿势,防止因紧急刹车使颈项部损伤。睡眠时枕头中央应略凹进,高度为12~16 cm,颈部应在枕头上,不能悬空,使头部保持略后仰。习惯侧卧者,应将枕头与肩同高,睡觉时不要躺着看书,不要长时间将双手放在头上方。脊髓型患者,在洗脸、刷牙、饮水、写字时,要避免颈部过伸过屈活动,平时注意颈部保暖,避免受凉。调节心理情绪,保持心理健康,让患者了解颈椎病的有关知识,提高治疗信心,掌握康复的方法。日常饮食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油腻厚味刺激之品。肝肾不足者,可长期服用枸杞、菊花平肝明日,芝麻、桂圆滋阴补肾;视力模糊、流泪者,宜多吃含钙、硒、锌类食物,如豆制品、动物肝、蛋黄、蘑菇、胡萝卜;伴有高血压者,宜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豆芽、海带、木耳、冬瓜等。食疗:颈疗当归汤:鲳鱼1条,加入当归6 g及伸筋草15 g同煮,食鱼饮汤,主治痹痛型;葛根汤:葛根15 g,水煎去渣取汁,加赤小豆20 g、粳米30 g煮粥服,主治痹痛型;苏子粥:将苏子6 g、伏龙肝10 g煎煮,去渣取汁,与粳米50 g煮粥服,主治眩晕型。

总之,颈椎病是一种退行性病变,平时要对颈部加以保护,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损伤。无论是睡眠、休息,还是学习工作。甚至日常活动,都要保持良好的习惯,时刻不忘颈椎的保护,同时还应加强颈肌的锻炼。

版权所有:Copyright (C) 扬州市医学会
备案:苏ICP备15031937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3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