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使用煤气 谨防煤气中毒
家庭中煤气中毒主要指一氧化碳中毒、液化石油气、管道煤气、天然气中毒,前者多见于冬天用煤炉取暖,门窗紧闭,排烟不良时,后者常见于液化灶具漏泄或煤气管道漏泄等。煤气中毒时病人最初感觉为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软弱无力,当他意识到中毒时,常挣扎下床开门、开窗,但一般仅有少数人能打开门,大部分病人迅速发生抽痉、昏迷,两颊、前胸皮肤及口唇呈樱桃红色,如救治不及时,可很快呼吸抑制而死亡。煤气中毒依其吸入空气中所含一氧化碳的浓度、中毒时间的长短,常分三型。轻型中毒时间短,表现为中毒的早期症状,头痛眩晕、心悸、恶心、呕吐、四肢无力,,脱离中毒环境后并吸入新鲜空气症状迅速消失,一般不留后遗症。 中度中毒时间稍长,在轻型症状的基础上,可出现多汗、烦躁、走路不稳、皮肤苍白、意识模糊、困倦乏力、虚脱或昏迷等症状,皮肤和粘膜呈现煤气中毒特有的樱桃红色。如抢救及时,可迅速清醒,数天内完全恢复,一般无后遗症状。 重度中毒发现时间过晚,吸入煤气过多,或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的一氧化碳,病人呈现深度昏迷,各种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四肢厥冷,血压下降,呼吸急促,会很快死亡。一般昏迷时间越长,预后越严重,常留有痴呆、记忆力和理解力减退、肢体瘫痪等后遗症。特别是在夜间睡眠中引起中毒,日上三竿才被发觉,此时多已神志不清,牙关紧闭,全身抽动,大小便失禁,面色口唇呈现樱红色,呼吸脉搏增快,血压上升,心律不齐,肺部有罗音,体温可能上升。极度危重者,持续深度昏迷,脉细弱,不规则呼吸,血压下降,也可出现高热40℃,此时生命垂危,死亡率高。即使有幸未死,遗留严重的后遗症如呆、瘫痪,丧失工作、生活能力。
分析中毒原因 1、生活用煤不装烟筒,或是装了烟筒但却堵塞、漏气,会使室内一氧化
碳浓度增高; 2、室内用炭火锅涮肉、烧烤用餐,而门窗紧闭通风不良,容易造成一氧化碳停留时间过长; 3、火灾现场会产生大量一氧化碳; 4、冬天在门窗紧闭的小车内连续发动汽车,产生大量含一氧化碳的废气; 5、煤气热水器安装使用不当; 6、自制土暖气取暖虽与煤炉分室而居,但发生泄漏、倒风引起煤气中毒; 7、城区居民使用管道煤气,管道中一氧化碳浓度为25%至30%,如果管道漏气、开关不紧或烧煮中火焰被扑灭后,煤气大量溢出造成中毒。
生活中如何预防煤气中毒:1检查煤气有无漏泄,安装是否合理,燃气灶具有无故障,使用方法是否正确等;2冬天取暖方法是否正确,煤气管道是否畅通,室内通风是否良好等;3尽量不使用煤炉取暖,如果使用,必须遵守煤炉取暖规则,切勿马虎;4热水器应与浴池分室而建,并经常检查煤气与热水器连接管线的完好;5 如入室后感到有煤气味,应迅速打开门窗,并检查有无煤气漏泄或有煤炉在室内,切勿点火;6经常擦拭灶具,保证灶具不致造成人体污染,在使用煤气开关后,应用肥皂洗手,并用流水冲净。在厨房内安装排气扇或排油烟机;7一定要使用煤气专用橡胶软管,不能用尼龙、乙烯管或破旧管子,每半年检查一次管道通路。
煤气中毒后如何急救:1应尽快让患者离开中毒环境,转移至户外开阔通风处,并立即打开门窗,流通空气。在保证中毒环境空气流通前,禁止使用易产生明火、电火花的设备,如电灯、电话、手机、电视、燃气灶、手电筒、蜡烛等,防止一氧化碳浓度过高遇明火发生爆炸;
2松解衣扣,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鼻分泌物,保证患者有自主呼吸,充分给以氧气吸入;
3患者应安静休息,避免活动后加重心、肺负担及增加氧的消耗量;4 神志不清的中毒病人必须尽快抬出中毒环境,在最短的时间内,检查病人呼吸、脉搏、血压情况,根据这些情况进行紧急处理;5若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6病情稳定后,尽快将病人护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即使患者中毒程度较轻脱离危险,或症状较轻,也应尽快到医院检查,进行注射葡萄糖、VC,吸氧等治疗,减少后遗症危险。切记避免因一时脱离危险而麻痹大意,不去医院诊治导致出现记忆力衰退、痴呆等严重后遗症;7争取尽早进行高压氧舱治疗,减少后遗症。即使是轻度、中度,也应进行高压氧舱治疗;8打119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