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的防治
全国营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有较快增长,这是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进程密不可分的。高血压患者除了可引起高血压本身有关的症状以外,长期高血压还可成为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并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为防止心血管发病高峰的到来,有必要加速高血压预防的宣传工作。
一、高血压的诊断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目前我国采用国际上统一的标准,即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但需注意以下几点:
1.正确测量血压:选择符合标准的水银柱式血压计或符合国际标准(BHS 和AAMI)的电子血压计进行测量上臂臂围的2/3;被测量者至少安静休息5 分钟;被测量者最好坐于有靠背的座椅上,裸露出右上臂,上臂与心脏同一水平;将袖带紧贴缚在被测者上臂,袖带下缘应在肘弯上2.5cm;将听诊器胸件置于肘窝肱动脉处;应间隔1-2分钟重复测量,取2 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
2.上述高血压的诊断必须以非药物状态下二次或二次以上非同日多次重复血压测定所得的平均值为依据,偶然测得一次血压增高不能诊断为高血压。
3.一旦诊断有高血压,必须进一步检查有无引起高血压的基础疾病存在,即鉴别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高血压,如为原发性高血压,除病史及体格检查外,尚需作有关实验室检查以评估其危险因素及有无靶器官损害、相关的临床疾病;如为继发性高血压,则针对病因治疗。
二、高血压的治疗
有效的治疗必须使血压降至正常范围,即降至140/90mmHg以下,老年人收缩压降至150mmHg以下;有糖尿病或肾病的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是130/80mmHg以下。高血压的治疗包括非药物及药物治疗两大类。
1.非药物治疗(改变生活方式)
要求认真改变生活方式:1)合理膳食:戒烟;膳食适当限制钠、脂肪摄量,增加蔬菜、水果;节制饮酒;2)保持正常体重,超重或肥胖者减轻体重;3)坚持适量体力活动;4)讲究心理卫生。
无论是正常高值还是高血压患者,均需认真、持久地将上述各项落实于日常生活中。即使已接受药物治疗者亦不容松懈,并持之以恒。
2.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治疗目标:通过降压治疗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到目标水平,以期降低心血管病、脑卒中和肾脏病的死亡率和患病率。
在治疗方面,主要提倡固定低剂量复方药作为初始或维持用药方法之一,以降低药品费用,提高顺从性,适应广大高血压人群的需求。
治疗原则:(1)采用较小的有效剂量以获得可能的疗效而使不良反应最小,如效果不满意,可逐步增加剂量以获得最佳疗效。(2)为了有效地防止靶器官损害,要求每天24 小时内血压稳定于目标范围内,最好使用一天一次给药而且能持续24 小时作用的药物。(3)为使降压效果增大而不增加不良反应,可以采用两种或多种降压药联合治疗。2 级以上高血压患者为达到目标血压常需降压药联合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