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详情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

如何科学坐月子?

2016-07-05

中国产妇在分娩后要休养一个月,叫坐月子,这是一个纯中文的概念。我们经常从老人家或是旁人那里听到过许多关于产妇坐月子的禁忌,如不能出门甚至不能下床,不能吹风;不能洗脸、洗头,洗脚,更不能洗澡,也不能刷牙;饮食方面要忌食这个食物、那个食物,甚至还跟现代科技配套,发展出了不能看电视、手机等等避免伤害眼睛的新禁忌。然而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传统坐月子的很多陋习是不科学的,不仅对产妇健康无益,甚至还会带来潜在的危害。

那么究竟什么样坐月子才是正确的呢?

1、产后静养和适当活动: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分娩是人类最重的体力劳动,在分娩过程中体力消耗很大除了用力使胎儿娩出外,心理还要承受着对分娩过程的恐惧,还有对胎儿企盼和前途未卜的焦虑心理,又通常伴有失血,真可以说是身心疲惫,因此在产后需要好好休养以恢复身心的劳累。但休息并不意味着只能卧床静养。事实上,适当的活动更利于产后的恢复。因为生产前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这一应激反应可以减少分娩时失血),长期卧床不活动,下肢容易形成血栓,这些血栓如果随血液迁移到心肺等部位甚至会带来生命危险。另外产后最主要的改变就是身边多了一个生龙活虎的小宝贝,会哭,会吃,回拉,会撒。因此产妇的静养就要和宝贝同步,宝贝睡就跟着睡,宝贝醒就跟着喂奶,只有这样抓紧休养才能迅速恢复体力和精力。在这一个月中通过适当的方式方法,把孕期身体因怀孕造成的各系统的改变得以恢复;把在分娩过程中体力消耗;精力消耗;体内物质消耗弥补回来;

2、合理膳食:

传统的坐月子陋习关于饮食的部分是最复杂的。一方面,许多日常的食物如蔬菜、水果不让吃,甚至水都不让喝;另一方面,又要吃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如米酒水、红糖煮蛋等等。其实产妇的饮食和我们平时提倡的健康饮食差别不大,要清淡一点。适当多吃一些鱼虾类、瘦肉、牛奶和坚果,保证优质蛋白质和必需脂肪酸的摄入;新鲜的蔬菜水果是必须要吃的,但不要吃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应该注意不要喝酒,咖啡和茶也要少喝。总之产妇的饮食应该以精、杂、稀、软为主要原则;选择“温、热、平”的食物,禁吃“寒、生、冷”的食物。因为产后脾胃虚弱,又需要哺乳,因此要吃些好消化易吸收的饮食。所谓精:是不需要吃得太多,少吃多餐;杂:指品种多样化,口味好能引起食欲;稀:是指含水分多些的食物,补充因出汗、排出恶露,以及哺乳分泌的乳汁;软:是指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

3、保持清洁:

传统坐月子不让沾水的规矩其实很不科学,很不卫生,不但不利于产妇身体的恢复,对婴儿的健康也会造成威胁。产后褥汗较多,这是由于孕期体内水分积蓄,仅血液就比孕前增加30%,分娩后这些水分就成为多余的东西要排出体外。其中大部分要通过出汗排出,汗液中除了水分还有体内排出的废物,如果长期不清洗,身上会有异味,还会导致皮肤感染,因此产妇应该在保暖的情况下,经常洗头洗澡洗脚。还要注意牙齿的清洁,勤刷牙,可用软一点的牙刷。月子期间子宫逐渐缩小,恶露排出,有些产妇还有会阴伤口,因此一定勤洗会阴,大小便后洗一洗,保持会阴的清洁和干燥,利于伤口的愈合,避免细菌上行感染子宫。另外卧室和平常一样要注意开窗通风。

4、母乳喂养:

产妇除自身保养外,重要的是喂养孩子。母乳是孩子的最佳食品。从产后第一天开始,就要勤哺乳,分娩后半小时就可以让宝贝吸吮乳头,这样可以尽早建立催乳和排乳反射,促进乳汁分泌。分娩后的2-3天,乳房会逐渐开始充血、发涨,分泌大量乳汁。如果乳汁分泌得过多,又未能及时排出,就会出现奶胀。较长时间的奶胀容易引起乳腺炎症,应该不要怕疼,及时揉开。在哺乳过程中还要学习如何哺乳,掌握哺乳的正确姿势与技巧,在哺乳过程中建立亲子关系,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5、心情舒畅:

产后的新妈妈都会因为有了孩子而感情脆弱,敏感。把一个女人由女儿在一天之内升华为母亲的感觉,要在做月子这一个月中找到,并学习做一个合格的母亲;在这一个月中学习哺育和照顾自己的心肝宝贝,这确实很不容易,因此调整心态非常重要。孩子是父母的一个有思想有感情的小朋友,要重视孩子的成长变化,又不要草木皆兵。以阳光的心态对待自己、对待孩子、对待家人,就能很快的恢复身心健康。做好心态自我调整是在月子中非常重要的一点。

坐月子之所以要科学,就是因为我们生活在21世纪,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科技高度发达,生活环境相对优越,饮食脱离了温饱的年代。因此坐月子也要与时俱进,讲究科学。为了产妇和婴儿的健康,应该早日把那些陋习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版权所有:Copyright (C) 扬州市医学会
备案:苏ICP备15031937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3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