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详情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

食管癌与饮食习惯

2016-07-04

 

 

    食管癌目前在世界恶性肿瘤发病率中名列第六,但在中国它却排第四。调查显示,广东粤东地区和河北太行山区成为全国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两个地区,苏北同样也是高发区。分析高发原因可能来自水质和饮食习惯:太行山居民爱吃酸菜、粤东、苏北人群爱吃腌制食物,而癌变正来自这些食品。由于食管癌的症状没有特异性,导致大多数发现时已是中晚期。友情提醒:我们身处高发地区,如三代直系亲属中有发病者、年满40岁、有吞咽不适应立即排查。

  发病:与喜食酸菜、腌制食物密切相关

食管癌与地理环境、饮食习惯、遗传都有很大关系。太行山区居民吃酸菜习惯由来已久,当地长年寒冷、少雨,交通不便,新鲜青菜供应不足,导致人们靠吃腌酸菜度日,久而久之自制酸菜成了当地传统饮食。无独有偶,我国南方粤东地区、江苏苏北地区有腌制咸肉、咸鱼、咸菜、虾酱之类的饮食偏好,与太行山区相一样,也成为食管癌发病率最高的地区。曾有动物实验证明,用浓缩的酸菜水喂养老鼠,老鼠很易患上食管癌和胃癌。原来,这些食物中均含有很高比例的亚硝胺类物质,可导致癌变产生。腌制食物保存时间长,往往含盐量较高且又含有大量亚硝酸盐,所以易诱发食管癌和胃癌

除了腌制食物食物外,变质的、贮存较长时间的剩菜、剩饭也会产生亚硝胺。所以,剩菜、剩饭一定要及时放入冰箱,尽快食用。因为常温下此类食物含有的亚硝酸盐会随时间推移迅速增加。霉变的食物内更不能食用,除了亚硝酸盐外,还含有大量真菌。

另外,还应少吃火锅。一般来说,口腔、食道和胃黏膜只能耐受50℃的温度,而火锅浓汤的温度可高达120℃,如果马上吃下去,容烫伤口腔、舌部、食道以及胃黏膜。如果经常损伤食道等部位的黏膜,容易诱发食管癌变。

饮水卫生、饮用水质量也是同样值得注意的问题,有可能被化工、制革、重金属等污染的水千万不要饮用,不要饮用未消毒、未过滤、未煮沸的河水、浅井水。同样如果水中、饮食中长期缺乏钼、铁、锌、氟、硒等微量元素,也可能易患食管癌。

  食管癌早期“蛛丝马迹”可表现为以下四个信号:

  1.进食较干食物时,觉得食物在食管某处有短暂停留,有时好像食管内有吞咽不完的食物,这种感觉可以不治而愈,但数日或数周后往往重复出现;

  2.常常觉得有某种东西贴附在食管壁上,吞咽不下;

3.进食时胸骨后有轻微不适或疼痛。疼痛较短暂,有时仅持续几秒钟。吃粗、热或刺激性食物时,疼痛加重或持续时间延长。

    食管癌的发病年龄在年轻化。特别提醒年满40岁的中青年,我们身处高发地区,如三代直系亲属中有食管癌患者,出现以上不适应立即进行胃镜检查。早期发现、早期手术治疗,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

版权所有:Copyright (C) 扬州市医学会
备案:苏ICP备15031937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3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