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详情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

宫颈癌的早期筛查

2016-07-01

 

宫颈癌为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且近年来国内外多项研究调查发现宫颈癌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并且其发病年龄也趋于年轻化。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这一问题。

那么宫颈癌发生的高危因素有哪些呢?根据国内外众多研究表明,宫颈癌除了与第一次性行为年龄小、有较多性伴侣或性伴侣有较多其他性伴侣以及吸烟等因素有关外,更主要的是与人乳头状瘤病毒(简称HPV),尤其是高危型的HPV感染有关。HPV 感染也是目前宫颈癌发病率趋于年轻化的原因。因此宫颈癌可视为一种病毒感染相关疾病,并且其有漫长的发展过程,少数妇女在感染HPV病毒后要经过1020年后才可能发展为宫颈癌,但也有大约1/3未经治疗的高度病变者可在10年内发生癌变。

宫颈癌早期筛查或宫颈病变诊断的目的是发现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简称CIN),认真地普查和随访,积极的处理癌前病变,可以阻断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可以预防宫颈癌、特别是宫颈浸润癌的发生,达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治愈的目的。

想要早期诊断宫颈癌必须熟悉宫颈癌的早期症状,包括接触性阴道出血、不规则阴道流血、绝经后阴道流血、月经淋漓不净、白带增多伴异味等。一旦出现此类症状应尽快到医院就诊,接受妇检、细胞学、阴道镜、宫颈活检等相关检查。

根据2012年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COG)发布的最新宫颈癌筛查指南:宫颈癌筛查的起始时间应为21岁;建议21~29岁人群每3年进行一次细胞学筛查,不需检测HPV;30~65岁人群首推每5年进行一次细胞学和HPV的联合筛查,或者每3年进行一次细胞学筛查;65岁以上人群若此前筛查都为阴性则可停止筛查,但若既往有CIN2、CIN3或宫颈管原位腺癌,则应继续常规的筛查至少进行20年。此外,有下列危险因素的女性可能需要增加筛查频率,包括:HIV感染、免疫低下或抑制、子宫己烯雌酚暴露史、既往有CIN2、CIN3或宫颈癌治疗史。

目前宫颈病变的筛查项目主要包括:传统的巴氏涂片,最新的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检查)、HPV-DNA检测和阴道镜检查及镜下宫颈活组织检查等,一旦诊断明确,门诊就可以采取各种方法进行治疗,如:药物、物理微波、激光、宫颈锥切(传统冷刀、宫颈环形电切刀-LEEP刀等),检查或治疗后仍要坚持门诊随访,以防变化。

版权所有:Copyright (C) 扬州市医学会
备案:苏ICP备15031937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3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