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详情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

生“二胎”,你准备好了吗?

2016-07-01

 

 

 

江苏单独两孩政策近日起已正式实施,江苏省二胎政策不设生育间隔。相信这条消息已经在很多家庭中被期待很久了吧!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一对中青年养5-6个老年(还不包括幼孩)的时代即将来临,而家庭中只有一个孩子所带来的对其成长过程中的风险及意外情况所带来的心理恐慌使很多夫妇都期待着能有自己的第二个孩子,而江苏省关于“单独二胎”政策的落地必对江苏省生育数量带来一定的影响。那么,各位爸爸妈妈们,生二胎,你们是否准备好了呢?

一、关于生育间隔

新修改的《江苏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符合"单独两孩"条件的,女性需满24周岁才可以生育二胎,并且不设生育间隔。不过虽然政策没有设置生育间隔,但是从医学角度讲还是存在生育间隔期。一般来说,第一胎是顺产的女性,一般需要间隔至少半年尽可能在一年以后,待子宫完全修复、排卵恢复正常后再考虑怀孕;而第一胎为剖宫产的女性则一般需要间隔两年以上,待子宫切口疤痕修复后再考虑妊娠,减少妊娠晚期及分娩期发生子宫破裂的风险。

二、孕前检查必不可少

准备怀孕的时候,最好能做一下孕前检查,看看是否适合怀第二胎,检查一下是否有不适宜怀孕的疾病。比如说有的女性可能第一次妊娠时身体健康,但之后发现有高血压、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则必须在内科及产科医师的联合诊治下明确是否能怀孕,或在如何控制基础疾病的基础上怀孕。而在备孕的时候,要谨记三点:第一,在生病(感冒、发烧、头晕等)时候,自己不要滥用药,在服用药物前一定要确认自己是否怀孕了,如果确定怀孕了需要咨询医生能否吃药;第二,要注意作息有规律;第三,适当补充叶酸。一般建议在准备怀孕前三个月即需开始口服小剂量叶酸(400-800ug/天)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

三、孕期仍需按要求进行产前检查

有些女性第一胎妊娠及过程顺利,自觉对于怀孕“驾轻就熟”,从而忽视了第二胎的产前检查。熟不知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导致二胎孕期及分娩期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及合并症危及母儿生命安全的情况增加。

首先,在第一胎怀孕的时候,如果存在一些特殊的情况,比如妊娠期糖尿病、早产、先兆流产、妊娠高血压等,那么怀第二胎需要更加慎重。而即使第一胎妊娠顺利,随着妊娠女性年龄的增长,早产、流产、高血压、糖尿病等风险均将有所上升。故定期产前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是每个女性需要重视的。

四、关于高龄产妇的问题

35岁属于高龄产妇,担心宝宝会发育异常要做产前诊断,一般对于35岁以上的产妇,我们都建议去做产前诊断,因为35岁以上,因为卵子生成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的可能性增加,出现胎儿发育异常尤其是染色体病(最常见的是“先天愚型”,即唐氏综合症患儿)的几率增多。产前诊断常用的方式有羊膜腔穿刺取羊水或脐带血进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排除胎儿染色体病,三层次超声筛查胎儿结构畸形等,最好35周岁妊娠的女性能到产前诊断或遗传咨询门诊咨询一下自己适合的检查方式。

而高龄女性受孕能力下降、自然流产、早产的几率增加,所以高龄妇女在计划第二胎前,应考虑到年龄因素所带来的潜在风险。

五、关于其他孕育二胎的其他相关事项

1、取环之后可以正常受孕,因为节育环是可逆性的避孕措施,取环后可以正常怀孕的,但需在月经过期后及时进行检测明确妊娠时间及妊娠部位。

2、第一胎剖宫产,二胎仍需剖宫产吗?

关于这个观点,主要是考虑剖腹产的原因,可以分开两个方面去看:第一种情况,如果第一次剖腹产是因为自身不可改变的原因所致,那么以后生产都要剖腹产,比如骨盘小这个原因,生完第一胎后骨盘并不会变大,所以以后生产都是要剖腹产,这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

第二种情况,如果孕妇原本是可以自己生产的,但在生第一胎的时候,由于一些可变的原因,比如孕妇本人怕痛、胎儿有窒息的风险、胎位不正等情况导致剖腹产的,在第二胎生产的时候不一定需要剖腹产,因为在第二胎分娩的时候,不一定会遇到这些导致剖腹产的原因。所以第二胎是否需要剖腹产,我们需要衡量孕妇子宫破裂的风险是否高,如果子宫破裂的风险高,我们会建议继续剖腹产,如果子宫破裂的风险不太高,而孕妇本人愿意去尝试顺产,可以在严密的监测下自然分娩。但是这种情况需要提高警惕,遵守的原则是“知情同意”。

在实际生活当中,第一胎剖腹产,第二胎时孕妇再次剖腹产的几率会比较高,因为确实是存在子宫破裂的风险,虽然风险具体发生会因人而异,但很难准确预计到哪一个人是否会发生,因为子宫破裂一旦发生,死亡率是非常高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孕妇都会选择剖腹产。剖第二胎要提前住院,一般正常情况下,比预产期提早一个星期住院。

版权所有:Copyright (C) 扬州市医学会
备案:苏ICP备15031937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3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