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感染
夏季是泌尿系统感染的一个多发季节,因为夏天气温高,人体出汗多,此时细菌会繁殖得特别快,如患者有基础疾病、抵抗力差,细菌会乘虚而入,引起泌尿系统感染,导致尿道充血水肿,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腰痛、发热等症状,影响患者生活,甚至影响患者心理健康。
按感染部位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指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主要指膀胱炎。尿路感染症状中最常见的就是尿急、尿频、尿痛、排尿不适。不同的病人严重程度不同。重症患者还会出现寒战、高热、腰痛、全身酸痛、头痛、呕吐、甚至败血症。通常老人和小孩症状不是很明显。泌尿道感染的症状随患儿年龄而异,并且由于感染程度的不同,症状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新生儿症状极不典型,多以全身症状为主,如发热或体温不升、面色苍白、吸奶差、呕吐等。
泌尿系统感染好发于育龄期妇女、老年人、抵抗力差、或有尿路畸形的人。泌尿系感染好发因素有:1、尿路梗阻:如结石、前列腺增生、肿瘤等,致使尿流不畅、尿液积聚,细菌不易被冲洗清除,而在局部大量繁殖引起感染。2、膀胱输尿管反流:人体自身有阻止尿液从膀胱输尿管口反流至输尿管的能力,但病变时就会出现逆流。3、机体免疫力低下: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糖尿病、长期卧床、严重的慢性病和艾滋病患者;4、神经源性膀胱:支配膀胱的神经功能障碍,如脊髓损伤、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等疾病。5、妊娠:与孕期输尿管蠕动功能减弱、暂时性膀胱输尿管活瓣关闭不全及妊娠后期子宫增大致尿流不畅有关。6、性别和性活动:女性尿道短,女性的外阴部汗腺特别丰富,如果穿的内裤因面料质地选择不当,就易使外阴局部长时间潮湿,从而容易出现感染。男性包茎、包皮过长易致感染。7、医源性因素:导尿或留置导尿管、膀胱镜和输尿管镜检查、逆行性尿路造影等可致尿路粘膜损伤、将细菌带入尿路,易引发尿路感染。据文献报道,即使严格消毒,单次导尿后,尿感的发生率约为1%~2%,留置导尿管1天感染率约50%,超过3天者,感染率科达90%以上。8、泌尿系统结构异常:如肾发育不良、肾盂及输尿管畸形、移植肾、多囊肾等,也是尿路感染的易感因素。9、遗传因素:反复发作性尿感的妇女,其尿感的家族史显著多于对照组。
治疗:一:一般治疗:多饮水,勤排尿。发热者给予易消化、高热量、富含维生素饮食。尿频、尿痛和血尿明显者,科口服碳酸氢钠;二:抗感染治疗:1、用药原则:1)选用致病菌敏感的抗菌素,如治疗三天无效,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用药;2)、抗菌素在尿内和肾内浓度要高;3)、尽量选用肾毒性小的药物:不同的尿路感染给予不同的治疗时间。2、用药:轻症患者口服用药,重症患者静滴抗菌素,更重者联合使用抗菌素。3、对有明显诱发因素的患者,尽量去除诱发因素。
预防:1、坚持多饮水、勤排尿,是最有效地预防方法;2、注意会阴部清洁;3、尽量避免尿路器械的使用,必须使用时,严格无菌操作;4、如必须留置导尿管,前3天给予抗生素可延迟尿感的发生;5、与性生活有关的尿感,应于性交后立即排尿,并口服一次常用量抗生素;6、膀胱-输尿管反流者,要“二次排尿”,即每次排尿后数分钟,再排尿一次。7、对有尿路结石、梗阻患者,尽量去除原因。对糖尿病患者,尽量控制好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