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外疝病人应注意什么?
腹外疝是指在腹壁的先天或后天性缺损处形成空隙,内脏器官由此向体表突出。腹外疝的发病原因与腹壁薄弱及腹腔内压力增高有关。按疝内容物的病理改变分为易复性疝、难复性疝和嵌顿性疝等。其中,腹股沟斜疝占腹外疝的85%,为临床常见病,较常见的腹外疝还有切口疝、脐疝、白线疝和造口旁疝等,此外,尚有腰疝等罕见疝。临床表现为病人久站、咳嗽或用力时腹壁有块状物突出,平卧后能回纳,当肿块突出时感觉下腹坠胀或隐痛。嵌顿性疝腹股沟部有块状物突出不能回纳,下腹部疼痛进行性加剧,伴恶心、呕吐、停止排便、排气等肠梗阻症状。手术治疗是腹外疝常用的治疗方法。
病因:
1.腹壁强度减弱,属于解剖结构原因,是疝发生的基础,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情况。先天性因素包括腹膜鞘状突未闭、腹内斜肌下缘高位、宽大的腹股沟三角、脐环闭锁不全,腹壁白线缺损等,有些正常的解剖现象,如精索穿过腹股沟管、股动静脉穿过股管区,也可造成该处腹壁强度减弱。后天获得性原因有手术切口、引流口愈合不良、外伤、炎症、感染、手术切断腹壁神经,肥胖者过多的脂肪浸润,老龄的肌肉退化萎缩以及胶原代谢异常,致坚实的筋膜组织为疏松而有微孔的结缔组织层或脂肪所代替的解剖方面原因。
2.腹内压增加,是一种诱发因素,包括慢性咳嗽、慢性便秘、晚期妊娠、腹水、排尿困难、婴儿经常嚎哭、举重、经常呕吐以及腹内肿瘤等。
注意点:
1.避免生活和工作中能引起腹压增高的因素。
2.疝内容物突然不能回纳,发生剧烈疼痛等一系列症状者,如嵌顿的内容为小肠,则产生急性肠梗阻,应及时就诊。
3.有吸烟史者应劝其戒烟
4.婴幼儿避免哭闹。
5.注意保暖,以防受凉而引起咳嗽。
6.保持大便通畅,若有便秘应给通便药物。
7.适当休息,逐渐增加活动量。
8.术后3个月内避免参加重体力劳动或过量运动。
9.及时治疗引起腹压增加的疾病,如慢性咳嗽、便秘等,以免复发。
10.多进食粗纤维食物,多食水果、蔬菜以利排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