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病人保胃的有效措施
1、定时定量 饮食要定时,一日三餐,不要废寝忘食、大吃大喝。不良的饮食习惯会不知不觉地侵蚀胃的健康。定时进餐能减少胃酸对病变的刺激,又可供给营养,有利于炎症的修复和愈合,也可形成良好的条件反射,有利于食物的消化与吸收。饮食要定量。不能饥饱失常和暴饮暴食,一般进食七八成饱即可。
2、温度适宜 应以不烫不凉为宜。生冷的食物不仅不易消化与吸收,而且会促进胃酸分泌增多,并直接刺激炎性病灶;过热的食物可使胃黏膜血管扩张,容易诱发出血或病变处糜烂。
3、 细嚼慢咽 细嚼慢咽能充分发挥牙齿的机械作用和唾液分解淀粉、滑润食团的作用,从而减轻胃的负担。另一方面,充分咀嚼能促进唾液、胃液的分泌。
4、避免刺激 要忌食辛辣、饮酒、油腻食物。酒能直接损伤胃粘膜。尽量少吃或忌食刺激性强的食物,如尖辣椒、胡椒、芥末、大蒜等。同时要避免吃易引起腹胀的食物,如红薯、洋葱、南瓜等。忌服浓茶、浓咖啡等有刺激性的饮料。北京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李恕军
5、软硬适中 饮食宜软、宜烂、慢性胃炎的患者胃功能较差,软烂的食物能减轻胃的负担;饮食宜清淡,肥腻之品难以消化,增加胃的负担;饮食宜多样化,能充分摄取各种营养防止营养不良。
6、营养丰富 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家禽、乳类、鱼虾、肉类、豆制品、绿叶蔬菜及水果,以增加蛋白质及维生素的摄入,这样既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又有利于胃黏膜病变的修复。
7、护胃食物 对护胃的食物要常吃,如牛奶、豆浆、鸡蛋、蒸蛋羹、小米红枣粥、大米山药粥、大米百合粥、软米饭、薄面片、细面条、豆腐、嫩菜叶等,上述食物均有保护胃黏膜的作用,日常饮食可经常调剂食用。
8、科学烹调 烹调食物时,可将食物切碎、切细、烹烂。可选用煮、蒸、烩、炖、汆、焖等烹调方法,不宜用油煎、炸、爆炒、醋溜、凉拌等方法加工食物。
9、平衡膳食 日常食谱除忌食的之外,宜宽不宜窄,食物的种类尽可能吃得杂些,荤素搭配,稀稠结合,不要偏食,以保证各种营养素摄入,满足机体需要。主食方面应细粮、杂粮混合吃,粗杂粮如小米、玉米、小豆、标准粉、标准米等,这些粗杂粮比精米、精面所含营养成分更全面,在日常生活中可适当多吃些。另外,粗杂粮含食物纤维多,具有清理肠胃、通便排毒的功用。
10、 心情舒畅 情绪的刺激对胃的功能影响很大,悲伤、愤怒、抑郁、工作紧张、工作压力大、焦虑等均能影响胃肠的正常蠕动,消化不良,抑制胃酸的分泌没有食欲等。故慢性胃炎的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利于疾病的康复。
11、慎重服药 许多药物有刺激胃肠道的副作用,如甾体类消炎药、某些抗生素、制霉菌素、阿斯匹林、保太松、消炎痛、强的松等应避免使用。其他许多西药及部分中药也有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刺激作用,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尤其要注意许多抗感冒西药对胃刺激较大,因此建议慢性胃炎患者感冒时要尽量服用中成药物。
另外,注意劳逸结合,生活规律,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避免紧张、焦虑、忧郁,特别是进食时勿生气等,这对稳定病情,促进康复均有一定的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