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病人根治术后的护理
口腔癌占全身恶性肿瘤的0.58%-1.30%,多发生于40岁-70岁。口腔癌是指唇、舌、口腔、喉腔和梨状隐窝的癌症的总称,以鳞状细胞癌为主。其好发部位为口腔和舌部,分别占31%和29%,而唇是最不常见的部位,占6%。临床多采取根治性切除为主,手术后病人的进食、语言功能、吞咽功能等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口腔颌面部肿瘤的病人术后口内切口大,切口渗液、渗血较多,外加病人吞咽困难以及全身麻醉的影响,极易发生呼吸道梗阻。手术会导致病人食欲不振、营养不良,从而导致机体免疫能力降低带来其他并发症。因此术后护理工作对病人的康复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可明显降低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病人的负面情绪,使病人具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同时可以减少医疗纠纷。口腔癌病人面对疾病对生活的持续威胁,接受各种治疗、经历疼痛变得疲乏,很容易产生一种消极的心理。因此做好口腔癌病人根治术后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
二、口腔和呼吸道护理
口腔是一个多钟细菌和真菌存在的复杂的微环境,而炎症的刺激会破坏这一环境。口腔卫生差会引起多种感染的后果,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吸入性肺炎。而吸入性肺炎和清理呼吸道无效、咳嗽、糖尿病、免疫受损、喂养不当、体位不当以及病人的全身功能状态有关系。保持口腔清洁能减少口腔感染、促进伤口愈合、增强病人食欲。每日给予口腔护理,与此同时护士要观察病人口腔有无感染、是否并发吸入性肺炎、有无喂养和体位不当等危险因素。保持呼吸道通畅对维持病人生命至关重要。由于病人术后口腔内有较多的渗液、渗血,且因麻醉影响呼吸功能,故术后病人发生呼吸道梗阻的风险较大,病人从手术室回来后要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和血氧饱和度,每隔一段时间吸净口咽部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吸痰前给予病人糜蛋白酶2ml+氨溴索2ml雾化,指导病人进行有效咳嗽,每天四次。
三、饮食护理
手术对机体的急性强烈刺激不但直接造成组织损伤,而且还引起组织消耗过多,表现为负氮平衡。体重指数过低或者在未来的可预见的几个月里体重快速下降十营养不足的表现,且与癌症病人较差的治疗有关。为保证给予口腔癌术后病人充足的营养,术后1-2周经鼻胃管给予病人流质饮食,如牛奶、肉汤、菜汁等。每日6餐或7餐,每餐液体量为200ml,每天总能量为8000kcal,每天蛋白质摄入量为40-50g,以纠正负氮平衡。待病人创面愈合、口腔功能恢复逐渐转为流质饮食、半流质饮食,循序渐进,最后正常进食。流质饮食应避免单一的种类和口味,增强食欲和食物的摄入量,促进功能的恢复提高机体免疫力。
四、皮瓣的观察和护理
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多采用胸大肌瓣进行一期修复。口腔癌病人根治术后口腔组织的愈合都会有一定的损伤,手术进行皮瓣愈合修复后,48小时内修复皮瓣的血液供应情况对皮瓣能否存活至关重要,而术后72小时之内的血管危象更是临床的重中之重。因此早期术后护理要随时注意皮瓣的血液供应是否正常和皮瓣的存活情况。皮瓣的颜色情况是观察皮瓣是否存活的重要指标之一,护士要根据皮瓣的色泽判断皮瓣的存活情况。正常皮瓣颜色红润或略红,富有弹性;皮瓣的颜色呈淡紫色、局部肿胀明显应考虑静脉回流受阻;皮瓣的颜色如呈苍白或灰白色、局部发亮、局部皮肤温度下降应考虑皮瓣缺血。口腔癌病人术后口内皮瓣易引起呼吸道梗阻,护士应安置病人半卧位,有利于液体回流和保持呼吸道通畅。病人皮瓣的存活与其全身功能状况密不可分,术区不是孤立存在的,护士应全面评估病人的全身情况,如有无糖尿病、高血压及焦虑、抑郁情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