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详情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

年纪轻轻得了高血压,怎么办?

2016-06-23

 

  

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仍呈增长态势,估计目前全国高血压患者至少2亿(有资料显示大约2.6亿);每5个成人中就有1人患高血压。其中,有越来越多的人在三、四十岁就患上了高血压,有些人认为自己没感觉,血压高点无所谓,置之不理;有的人如临大敌,惴惴不安。这些都是不对的,如果年轻人患上高血压或者体检发现血压高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我们要在不同时间,至少三次测血压,有两次血压高于140/90mmHg,才能诊断高血压,不能因偶尔的一次血压高,就戴上“高血压的帽子”。

确诊高血压后,我们要到医院检查,如行血常规,尿常规,电解质,上腹部CT,必要时血尿茶酚胺代谢产物等检查,以明确是原发性高血压还是继发性高血压,在高血压病患者中,95%是原发性高血压,有5%是继发于肾脏病,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其他疾病的高血压,两者治疗方案是不一样的,前者主要是控制血压,后者首先治疗原发疾病。

高血压的治疗有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两种方式,如果根据检查结果,诊断原发性高血压明确,则根据患者的血压高低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立即药物治疗还是先非药物治疗。如果血压不超过150/100mmHg,我们认为,可以暂时不吃降压药物,首先进行非药物治疗,因为高血压是一种“生活方式病”,认真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有利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具体措施如下:

1. 减少钠盐摄入。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日应少于6克,并增加食物中钾盐的摄入量。减少味精、酱油等含钠盐的调味品用量;少食或不食含钠盐量较高的各类加工食品,如咸菜、火腿、香肠以及各类炒货;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肾功能良好者,使用含钾的烹调用盐。

2.控制体重。 建议体重指数(kg/m2)应控制在24以下。减重对健康的利益是巨大的,如在人群中平均体重下降5~10公斤,收缩压可下降5~20mmHg。高血压患者体重减少10%,则可使胰岛素抵抗、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左心室肥厚改善。减重的方法一方面是减少总热量的摄入,强调少脂肪并限制过多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另一方面则需增加体育锻炼,如跑步、太极拳、健美操等。减重的速度可因人而异,但首次减重最好达到减重5公斤以增强减重信心,减重的关键是“吃饭适量,活动适度”。

3. 不吸烟。吸烟可导致血管内皮损害,显著增加高血压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风险。戒烟的益处十分肯定,而且任何年龄戒烟均能获益。
    4. 限制饮酒。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血压升高,限制饮酒量则可显著降低高血压的发病风险。不提倡高血压患者饮酒,如饮酒,则应少量:白酒、葡萄酒(或米酒)与啤酒的量分别少于50ml、100ml、300ml。
    5. 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长期精神压力和心情抑郁是引起高血压重要原因之一。

高血压是一种“生活方式病”,认真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限盐、限酒、控制体重,有利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如果经过一到三个月的“生活方式改变”,即非药物治疗,患者血压仍然没有降到理想范围,则需要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口服降压药物治疗,并定期监测血压,根据血压情况调整用药。

 

版权所有:Copyright (C) 扬州市医学会
备案:苏ICP备15031937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3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