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详情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

直肠癌的治疗及预防

2016-06-23

 

直肠癌是指从齿状线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之间的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直肠癌好发于在45岁左右人群中,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青年人发病率亦有升高的趋势。

临床表现:1.早期直肠癌多数无症状。2.直肠癌生长到一定程度时出现排便习惯改变、血便、脓血便、里急后重、便秘、腹泻等。3.大便逐渐变细,晚期则有排便梗阻、消瘦甚至恶病质。晚期肿瘤易侵犯膀胱、尿道、阴道等周围脏器时出现尿路刺激症状、阴道流出粪液、骶部及会阴部疼痛、下肢水肿等。

相关检查:1.直肠指检 约80%的直肠癌患者就诊时可通过直肠指检被发现。2.直肠镜检 位于直肠中、上段癌肿,手指无法触到,采用乙状结肠镜检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并可采取肿块组织作病理切片检查,以确定肿块性质及其分化程度。3.钡剂灌肠、纤维结肠镜检。4.腹盆腔CT及磁共振检查了解肿瘤的部位,以及与周围邻近结构的关系,有无转移,有助于术前临床准确的分期,制定合理的综合治疗的策略。

治疗

直肠癌的治疗需要以外科手术为主,辅以化疗、放疗的综合治疗。

(一)手术治疗 分根治性和姑息性两种。

1.根治性手术如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经腹低位切除和腹膜外一期吻合术、保留肛括约肌的直肠癌切除术、腹腔镜直肠癌手术。

2.姑息性手术适用于癌肿局部浸润严重或转移广泛,为了解除梗阻和减少病人痛苦,可行姑息性切除,行乙状结肠作造口术。

(二)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在直肠癌治疗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目前认为局部分期较晚的中低位直肠癌,术前同步放化疗后再手术比先手术再放疗的生存期更长。

(三)化学治疗 直肠癌术后病理分期为II期和III期的患者,建议术后化疗。

预防

直肠癌多以腺瘤开始,发病过程较长,如能及时早期发现并去除病灶,可以有效预防癌的发生。有效措施如下:加强防癌教育;合理安排饮食;积极治疗癌前病变;养成良好生活行为,积极参与体力活动和锻炼身体;定期体检筛查。

版权所有:Copyright (C) 扬州市医学会
备案:苏ICP备15031937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3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