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和经纤维内镜活检相得益彰,成为获取病变病理诊断资料的重要手段。不典型肺内小结节的定性问题一直是影像诊断的难点,解决问题的方法无非是随访观察和手术活检,给病人带来巨大精神压力和沉重经济负担。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不但可以为病人解决诊断的问题,而且损伤小、费用低、病人无需住院。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在CT引导下经皮插入穿刺针至肺内病变部位采取标本,通过病理或病源检查,明确病变性质,从而得到及时明确诊断和指导下一步治疗,它是观察肺部病变最清楚、穿刺最准确的方法。仅根据肺部影像学表现判断疾病的良恶性质经常容易出现误诊。即使高度怀疑肺癌的病人,也需要通过穿刺活检后的病理检测了解肺癌的具体细胞学类型、分化程度、靶向药物治疗敏感程度等相关信息。
早在1883年Leyden就首次穿刺肺炎的病人,但为盲目穿刺,并发症很多。随着科技的进步,CT具有其他设备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成为目前经皮肺穿刺活检最理想的引导工具。此检查准确率、安全性高。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气胸和肺出血。少量气胸不会引起严重不适也不需要任何处理,大量气胸(肺功能差、肺气肿、肺大泡的病人容易发生)需要将胸腔内气体引流出来。一般情况下,这些处理在穿刺室即可完成,方便快捷,极少数病人需送至急诊留观。正常情况下针尖刺破细小血管不足以导致致命性大出血的发生,尤其是凝血功能正常的病人会很快止血。少量肺出血不会引起任何症状,但如果血液流进末梢气管,会使病人将血液咯出体外,一般随着时间的延长咯血量会逐渐减少。
人们长久以来形成一个误区,穿刺活检会刺激肿瘤,造成扩散。造成这种假象最主要的原因是术前检查不全面。很多肿瘤病人都是以局部症状来就诊的,手里的片子也就是那么几张。做完了穿刺活检随着检查的不断完善发现原来很多没有注意到转移的地方现在出现问题了,或者以前没有症状的地方随着疾病的进展现在有症状了,所以自然而然就认为是穿刺活检造成的。正常人体血液内每天都会携带2000个以上的癌细胞,但基本都会被自身免疫系统所清除,由穿刺活检带出的肿瘤细胞微乎其微、进入血液循环的概率更低,经血液循环造成转移的可能性可以忽略不计。目前穿刺技术的发展和穿刺器材的改进也使这项技术有了更安全的保证。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作为一种微创诊断方法,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已成为明确肺内病变具体病理类型的重要手段,对部分难以确诊的肺内病变无需开胸探查便可取得精准病理诊断,有利于医生及时为肿瘤病人进行针对性治疗。该技术在CT扫描严格监控下进行,避免了传统超声定位对肺这种含气器官有盲区这一难题,又很少受病变位置和大小的局限,定位准确,病人仅需接受局部麻醉,痛苦少,对周围组织损伤小,并发症少,检出阳性率高,为早期肿瘤、疑难病、少见病的明确诊断提供了组织病理学和微生物学依据,为治疗赢得了宝贵时间,给广大患者的诊断与治疗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