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诊断和治疗中的误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胆囊结石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胆囊结石如果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正确的治疗,常能够完全治愈。但遗憾的是,人们在胆囊结石的诊断和治疗方面较普遍地存在着许多误区,影响着胆囊结石的治疗效果,许多患者正是因为由于这些误区,没有得到及时和正确的治疗,发生了悲剧和惨剧,抱恨终生。胆囊结石诊断和治疗中的常见误区包括如下:
误区一:胆囊是分泌胆汁的重要器官,没有了胆囊,体内就没有胆汁了。所以,切除胆囊对消化功能会有很大的影响。其实胆汁是由肝分泌的,胆囊只是对胆汁进行储存、浓缩和排泄,治疗胆囊结石只取出结石不切除胆囊是不明智的。一个长有结石的胆囊,无论胆囊本身的病变重否,胆囊往往已失去了它的储存、浓缩和排泄胆汁的功能,保存一个有病的胆囊就相当于保存一个病灶,日后更容易再发结石。再者,保留胆囊只取结石的手术较胆囊切除术更为复杂。
误区二:胆囊结石是小毛病,即使不治疗,也不会引起太大的问题。
其实发作一次急性胆囊炎,患者既经受了病痛,又耗费了钱财,如果胆囊内较小的结石从胆囊管脱出进入胆总管,形成继发性胆管结石,发生胆管梗阻、黄疸、急性胆管炎和急性胰腺炎等并发症时,治疗上仅靠腹腔镜也显得不够了,常需要更复杂的治疗。当急性胆囊炎演变为胆囊化脓、穿孔,胆总管结石进一步并发重症胆管炎和重症胰腺炎时,病情就变得严重了,如果处理不及时,还有可能发生死亡。当然,胆囊结石还可以并发胆囊癌。这种情况,即便是积极治疗,生存期也难超三年。可见,胆囊结石决不是小毛病,一旦确诊,应积极治疗。
误区三:没有症状的胆囊结石不需要治疗,等有了症状再说。
理论上讲,所谓“无症状”只是相对的,也只是暂时的。随着胆囊病变的发展,机体抵抗力的逐渐降低,胆囊结石终会发生症状,患者不可因暂时无症状就任其不管,而失去最佳治疗时机。胆囊结石在无症状时治疗,是防患于未然,当然要优于亡羊补牢!
误区四:小的胆囊结石不需要治疗,等长大了再说。
这是个非常错误的观点。从专业的角度讲,胆囊结石越大越安全,因为直径超过1厘米的结石,既不容易卡在胆囊管,更不会掉入胆总管,很少会发生急性胆囊炎、胆总管结石等并发症。发生各种并发症者,大多是直径在5毫米以下的结石。所以,小胆囊结石更危险,更应该尽早治疗!
误区五:高龄患者胆囊结石尽量不治疗。
高龄患者胆囊结石的治疗是个较复杂的临床问题。一方面,由于老年人机体抵抗力较低,且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降低,老年胆囊结石的症状更多、更重,更容易发生急性胆囊炎等并发症,也更容易发生癌变,在处理上应该比中青年胆囊结石更积极。另一方面,老年患者常伴发心脑血管疾患、慢性肺损害、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风险较大,在手术决策上应更加慎重。老年胆囊结石上述的两方面特点构成了一对矛盾,这一矛盾如处理不好,会产生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患者让年龄大“吓”得不敢接受手术治疗,揣石不治,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发生了严重的并发症。另一方面,过分地忽略老年患者的特殊性和危险性,导致轻率手术,发生一些不该发生的问题。目前,这两方面的问题是常见的,是亟待解决的。应积极治疗伴发的心血管疾患、慢性肺损害、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这些合并症处理好了,胆囊手术的风险就会有明显的降低,要解决好术前检查、麻醉、手术等围手术期的各个环节。如果胆囊结石症状较多,发作较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即便是年龄较大,只要身体的主要器官没有严重的功能障碍,在保证身体状况耐受的前提下,应积极地手术治疗,切不可因噎废食。当然,如果患者已属80岁以上的高龄,胆囊结石又没有症状,或不重,则尽量避免手术治疗。具体到每个人治疗方案的选择,不能仅看年龄,更重要的是要看生理状况。总之,仅因为年龄大而不加选择地放弃胆囊结石的治疗是不明智的。
误区六:胆囊结石可以溶石治疗和排石治疗
这两种方式都不足为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筛选了一些可以溶解胆囊结石的药物,发现有些药物的确可以溶解结石,但对肝、肾功能的损害很大,这样的治疗得不偿失。
如果说溶石治疗还有点道理的话,排石治疗就只能叫添乱了。从上文的叙述中,您也许已感受到了肝胆外科的一个重要观点,胆囊结石最怕的就是排石。把胆囊结石从胆囊排到胆总管内,就意味着病情的复杂化,小病就成了大病,病人从此就进入了可以说“危及四伏”的阶段,各种各样的并发症也就会接踵而来。许多胆囊结石患者就是因为排石治疗,结石卡在了胆总管的下端,诱发了重症胰腺炎,导致了人财两空的惨局。
误区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个小手术,像阑尾切除术一样,在哪个医院都可以做。
完成一个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操作过程不复杂,但因局部解剖变异常见,再有局部炎症、粘连等,这个手术又是个学问很深的手术,医院需要有较好的人才、技术和设备等方面的储备,外科医师需要有扎实的肝胆外科基本功和熟练的腹腔镜技术,稍有闪失,将产生难以弥补的严重并发症。因此,我们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个需要“大学问”的“小手术”,不能轻视。

当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