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详情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

实验室生物安全

2016-06-16

 

 

自从非典以后,特别是在某实验室发生事故(职业暴露)后,对于实验室的气溶胶问题提到很高的高度。医院检验科每天处理大量病人血液、体液和分泌物等,这些标本通常含有不同类的微生物,如细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等,在处理感染性标本时,每个环节都可能产生感染性气溶胶,一旦吸入,极易发生实验室感染,甚至还可能造成感染扩散。

检验科感染性气溶胶的产生,在以下实验操作过程中,易产生感染性气溶胶:样本的采集、打开试管塞或瓶盖。样本的制备,火焰固定。分离培养或接种培养物,划分平板,生化反应管接种。用火焰烧灼接种环,接种环移液,混匀培养液。离心的试管没牢固盖紧等。

其中微生物气溶胶所致的实验室感染占有重要地位。有研究表明已知原因的实验室感染只占全部感染的18%,不明原因的实验室感染却高达82%。对不明原因的实验室感染的研究表明,医学实验室的许多操作可以产生气溶胶,由于其气溶胶分子小,易漂浮在空气中,大多数可能是病原微生物形成的感染性气溶胶在空气扩散而污染实验室的空气,当工作人员吸入了污染的空气,便可以引起实验室相关感染。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中,产生的微生物气溶胶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飞沫核气溶胶,另一类是粉尘气溶胶。

微生物气溶胶的特点

1)生物气溶胶无色无味、无孔不入,不易发现,实验人员在自然呼吸中不知不觉吸入而造成感染。若治疗控制不及时会造成严重后果。

2)与其自然感染的疾病相比,有些微生物气溶胶感染的症状不典型,病程复杂,难以及时诊治,影响预后。

3)有些气溶胶感染只有呼吸道粘膜免疫才有预防作用,非呼吸道免疫途径预防作用效果欠佳。现有常规疫苗的预防效果不理想,如肺炭疽。

4)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的微生物特别是高致病性病毒常常发生变异,尤其是其抗原性、致病性都可能发生改变,在空气中存活力增强。

5)气溶胶传播容易发生病原体在人与人、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传播。

6)可以远距离或较远距离传播,这是其与其他传播途径的显著区别,也是气溶胶传播难以预防的另一重要原因。

因此各种产生感染性气溶胶的操作尽量在生物安全柜内操作。正确使用生物安全柜,可以有效地减少实验室获得性感染和由于气溶胶暴露而导致的培养物的交叉感染,并能保护环境,穿戴防护用品进入实验室,工作人员应穿工作服,操作时应穿戴防护隔离衣、口罩、帽子和手套。

版权所有:Copyright (C) 扬州市医学会
备案:苏ICP备15031937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3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