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详情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

如何正确认识并预防肺结核?

2016-06-15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要么忌讳肺结核-讳疾忌医,认为自己不可能患有肺结核,要么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既不能配合治疗也不能正确做好预防,害人害己。那么如何正确认识并预防肺结核呢?

首先要早期发现肺结核。尽早地发现肺结核,方可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病程较长,不容易及时发现。那么我们该如何才能早发现肺结核,防患于未然呢?这就需要了解结核病的有关知识,知道结核病的常见症状是什么。结核病的常见症状有:

  1、呼吸道症状咳嗽、咳痰、咯血,部分病人胸背不适或胸痛,病变广泛时可有呼吸困难。

  2有的病人可表现为高热,常被按感冒治疗而延误就诊。

  3、出现疲乏无力、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消瘦、夜间盗汗、午后发热、两面颊潮红等

  4、有的小孩出现性格改变,易急躁吵闹。

  5、另外,一些女性肺结核患者还可能出现月经失调或闭经。

当出现上述症状的时候,应尽早到医院进行检查,如胸部透视、拍片痰涂片查结核菌,结核菌素试验(OT试验)、PPD试验,抽血查血沉、抗结核抗体等,对疑似患者可行试验性抗炎治疗两周或试验性抗结核治疗三周,以便尽早确诊。有些肺结核病人早期根本无症状,往往在健康普查中才会被发现,而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肺结核的重要方法之一,尤其胸部透视简便易行。那么,哪种情况的人应该做定期胸部X线检查或胸部透视呢? 

 1、与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的人特别是与痰中排菌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的人。

  2、患有矽肺及胃切除等手术后的病人,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

  3、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强阳性的病人,尤其是儿童。

  4、长期低热或有结核过敏表现的人,如关节疼、血沉快、抗风湿治疗效果不好,或患有结节性红斑的,应做胸部透视和全身其他检查。

  5、一些经常接触粉尘作业的工人。

6久治不愈的咳嗽、咳痰、持续发热,以及肺部有阴影的病人,经正规抗炎治疗两周,仍不见吸收时,均应想到患结核病的可能,必须做进一步的检查。

7、对于健康人,也要每1~2年做1次胸部透视检查。尤其是中小学教师、保育员、幼教人员、医生、护士、服务人员、食堂餐厅的人员等。

发现结核病后要尽早接受正规抗结核治疗,特别是肺结核要到定点结核病防治机构接受正规治疗。

如何预防结核病传播呢?结核病的传播和其它传染病一样不外乎有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开放性肺结核病人即痰中排菌的病人是结核病的最重要传染源,有的人甚至于痰中排菌,自身却没有明显症状,不能及时发现或有的人即使痰中找到结核杆菌因没有症状也不引起本人重视,如果出现随地吐痰及其它不讲卫生行为危害将更大。传播的途径主要有呼吸道、消化道、经破损的皮肤粘膜或泌尿生殖道传播,其中最主要的是呼吸道传播-通过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故预防结核病必须采取综合措施:

1、平常居室经常要开窗通风,病人居室更要开窗通风、接受阳光照射;办公场所等也应经常开窗通风。

2、病人的衣物、被褥要经常洗晒,最好在阳光下暴晒。

3、避免与肺结核病人共餐,病人也要分开就餐、所用餐具可煮沸消毒。尤其是有传染性(痰中排菌)病人。

4、大家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随地吐痰,不要将痰液到处乱涂,病人要将痰液吐在纸上及时烧掉,外出时随身携带小塑料袋装污染纸巾,及时处理。

5、有传染性的病人(痰中排菌)在隔离期不要到公共场所活动,也不要近距离对别人咳嗽、高声谈笑,咳嗽、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或手巾捂住口鼻,手帕要消毒、手巾烧掉,经常洗手。必须外出时要戴口罩。

6、探视肺结核病人时要戴口罩。

7、避免儿童与病人接触,病人家中有儿童的,尽量与儿童分开居住、生活。

8、非结核病人也应经常洗手,避免与肺结核病人握手

9、病人要规范接受治疗,要按照结核病防治医生指导用药,不随意停药。

10、积极锻炼,增强体质,规律生活、注意休息、增加机体抵抗力。

   总之,通过政府合理规划,各级、各类相关部门机构、医务人员加强管理,全社会人员共同努力一定能控制结核病,避免结核病疫情扩大。

 

版权所有:Copyright (C) 扬州市医学会
备案:苏ICP备15031937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3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