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患传染性疾病能否母乳喂养?
母乳为婴儿最理想的食物,主张母乳喂养已成为世界性关注的热点,最近我国卫生行政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6个月内母乳喂养率不足50%,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WHO)要求。母乳喂养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之一就是母亲患传染性疾病,因怕传播给婴儿而停止母乳喂养。母亲患传染疾病能否母乳喂养?相关问题母亲学界仍有较多争议,现将常见疾病问题简述如下。
一、病毒性肝炎
1、甲型肝炎:由HAV引起,追踪HAV感染的孕妇分娩新生儿脐血HAV-IgM均为阴性,提示HAV一般不能通过胎盘,母婴间无垂直传播,但该病在急性传染期有较强的传染性,因此暂缓母乳喂养,注意避免密切接触,待康复后可母乳喂养。
2、乙型肝炎:HBV主要传播途径是血液及消化道,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目前临床共识多认为,单纯乙肝携带者母亲分娩婴儿在进行出生后联合免疫后可以进行母乳喂养。乙肝“小三阳”母亲应检测HBV-DNA,若HBV-DNA大于105拷贝/ml的活动性母亲,母乳喂养会增加母婴传播风险,应告知母亲由其决定是否母乳喂养。在母乳喂养时应注意喂奶前洗手,如母亲乳头皲裂或婴儿患口腔溃疡应暂停哺乳。
3、丙型肝炎:血液或血制品传播是HCV的主要途径,是否通过母乳喂养或与HCV感染者密切接触传播,目前尚无定论。根据相关数据认为,丙型肝炎的母亲单纯HCV阳性下可考虑母乳喂养,但可能有一定的风险,HCV、DNA同时阳性时应告知母亲母乳喂养风险增大,尽量不提倡母乳喂养。
二、梅毒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梅毒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母亲经过正规治疗,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滴度下降4倍以上或滴度在1∶2以下时可以母乳喂养,而未经治疗或治疗后滴度仍高者,应暂停母乳喂养。目前乳头、乳房有破损时不宜母乳喂养。
三、艾滋病
HIV感染儿童中绝大多数源自母婴传播,预防母婴传播,已经成为许多国家优先考虑的公共卫生领域。HIV母亲的母乳喂养增加了儿童传播HIV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建议有良好的母乳代用品时,原则上婴儿不宜哺乳。

当前位置: